饿了么“问题餐厅”改名死灰复燃

外卖O2O龙头品牌饿了么被央视曝光未完待续。饿了么创始人兼CEO张旭豪第一时间发文,用“要快,要坚决,要见结果”表达整改的决心,并力求“寻求更完善的方式和方法解决问题”。但是到了第二天,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不少消费者的过往订单记录被悄然清空,这与饿了么方面此前的表态对比明显。同时,部分“问题商家”采取了新名称以“新店”形式上架。
卫生堪忧
央视“3·15晚会”前夕,北京市食药监局的执法职员对晚会曝光的位于通州区三元村的“福香来”饭店进行突击检查。脏乱不堪的后厨与平台上桌明几净的照片截然不同。据老板娘透露,该餐馆并无《餐饮运营许可证》。“因店内生意较差,由女儿联系饿了么入网,饿了么也知道我们没证。”
据曝光,饿了么上线的很多商家,根本没有运营执照和卫生许可证。饿了么甚至引导商家虚构地点、上传虚假实体照片,默认无照运营的黑作坊入驻。此前北京商报记者曾对和平里周边外卖餐饮进行考察,发现多家无证餐饮,或涉嫌伪造、变造证照的商家,店内时常有饿了么、美团外卖和外卖的送餐职员出入。
曝光后不到一小时,饿了么官方公众号便宣布致歉信,表现紧急成立专项组,下线所有涉事违规餐厅。北京商报记者当时搜索发现,部分涉嫌违规的商家已无奈搜索到,一家麻辣烫店铺无奈翻开,显示“商家信息有误,无奈翻开”字样。
离奇清空
昨日,张旭豪给饿了么公司的内部信流出,开头结尾都坚定地宣称“要快,要坚决,要见结果!”但是,消费者能看到的最直接的“结果”,却是过往订单记录被清空。
消费者崇女士表现,得知饿了么被曝光后,第一时间翻开饿了么,竟然发现本人的饿了么订单被清空了。北京商报记者翻开饿了么App的“订单”一栏,发现订餐记录果然不存在了,显示“近一个月无订单记录”,根据指引翻开官网,发现全部历史订单也空空如也。
这并非个例,北京商报记者随机考察了数十名饿了么用户,均情形类似。饿了么相干负责人并未做出明确回应,只提供了本人饿了么订单并未清空的截图。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被清空订单用户的共同点是,消费过涉嫌违规商家的外卖。
死灰复燃
掌门人下了军令状后,饿了么宣布将“连夜部署,核查全国范围的餐厅资质”。但是,事实却是,违规商家死灰复燃。北京商报记者考察发现,一些问题餐饮商家下线后,又换了另一个“马甲”卷土重来。
此前,北京商报记者曾查出一家名为“好乐披萨”的外卖商家实为挂在另一商家下的无证品牌,东城区食药监局接到举报后进行检查,并责令改正。昨日,记者发现原“好乐披萨”已下架,一个名为“双庆园好乐披萨”的商家呈现在了“新店”栏目中,菜品、地点等资料与前者无异。
其他新店中,还有商家地点在居民楼内、商家地点位于宾馆中、门店照片中的招牌与商家不符等问题,涉嫌无证运营。北京市食药监局在《收集食物监督管理方法》要求的公示证照也尚未有商家按规定执行。
羁系收紧
耐人寻味的是,此前有企业呈现意外情形,存在竞争关系的“友商”都会第一时间发声,在互联网圈中更是屡见不鲜。这次百度外卖、美团外卖却不约而同地缄口不言,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的均未呈现“3·15”的相干信息。事实上,引导商家伪造证件、默许无照运营等问题并非饿了么独有,而是在外卖O2O普遍存在。
北京商报记者观察到,在一家问题商家的玻璃门上不仅有饿了么的标识,还贴有美团外卖的商标。北京市食药监局在执法过程中,也有美团外卖和百度外卖的送餐职员在附近徘徊,并表现“公司不让多说话”。
收集食物羁系仍待改进,目前仅北京宣布了《收集食物监督管理方法》,且尚在试行阶段。在业内看来,外卖O2O作为新兴商业模式方便了消费者的生活,值得鼓励,但野蛮生长和寡头竞争之下极易发生偏移,呈现安全隐患。食药监部门相干人士坦言,对网上无证运营商家的查处存在难度,但对违法违规行为绝不姑息,近期将召集平台开座谈会。对于企业而言,央视“3·15晚会”的曝光为行业敲响警钟,却远没有结束,羁系将进入常态化。北京商报记者 李铎 肖鹏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6-03-17/doc-ifxqnskh0877012.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饿了么“问题餐厅”改名死灰复燃》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6217.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