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谱网

网络信息

  • 文699:茱萸之谜

    文699:茱萸之谜

    作者:余光中 字数:1373   茱萸在中国诗中的地位,是十分特殊的。屈原在离骚里曾说:“椒专佞以慢韬兮,榝又欲充夫佩帏。”显然认为榝是不配盛于香囊佩于君子之身的一种恶草。榝,就是茱萸。千年之后,到了唐人的笔下,茱萸的形象已经大变。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明年此会知谁健,醉把茱萸仔细看”都是吟咏重阳的名句。屈原厌憎的恶草,变成了唐人亲近的美饰,其间的过程,是值得追究一下的。  重九,是中国民俗里很富有诗意的一个节日,诸如登高、落帽、菊花、茱萸等等,都是惯于入诗的形象。登高的传统,一般都认为是本于《续齐谐记》所载的这么一段:“汝南桓景,随费长房游学累年。长房谓曰:‘九月 ...

    查看全文

  • 文698:我的生命草原

    文698:我的生命草原

    作者:斯日古楞 字数:1612   人们对草原的印象或感受大都是从同一个角度开始的,即蓝天白云下的碧绿如毯、清澈透明的河流,鸟语花香的旷野,这种表达没什么错,只是它不够全面。仅仅给草原定位在几个形容词上是一般而言,诸如“美丽”“漂亮”等等。我想表达的意思就在于此──草原,美的背后,有着极其深刻的内涵。  时下使用频率极高的一个词叫“生态”,以至于它几乎成了21世纪现代文明社会的一种时髦。不管这个物体上是啥,都不假思索地冠上一个生态或绿色,好像不这样就不是生态。由此,我想到了那首广为传唱的蒙古族民歌《嘎达梅林》,我相信许许多多听过甚至唱过这支歌的人,都是把歌中的人物当成一个蒙古族的造反英雄来理解 ...

    查看全文

  • 文697:月亮

    文697:月亮

    作者:刘亮程 字数:976   月亮是一个人的脸,扒着山的肩膀探出头时,我正在禾木的尖顶木屋里,想象我的爱人在另一个山谷,她翻山越岭,提着月亮的灯笼来找我。我忘了跟她的约会,我在梦里去找她,不知道她回来,我走到她住的山谷,忘了她住的木屋,忘了她的名字和长相。我挨个儿地敲门,一山谷的木门被我敲响,一山谷的开门声。我失望地回来时满天星星像红果一般在落。  就是在禾木的尖顶木屋里,睡到半夜我突然爬起来。  我听见月亮喊我,我起身出门,看见月亮在最近的山头,星星都在树梢和屋顶,一伸手就够着。我前走几步,感觉脚离开地飘起来,我从一个山头,跨到另一个山头。月亮把我向远处引,我顾不了很多,月亮在喊我。  我 ...

    查看全文

  • 文696:瘦水

    文696:瘦水

    作者:彭世贵 字数:1701   秋风起了,水就瘦了。  秋风的手触摸在瘦瘦的水皮肤之上,皱纹涟涟。  我们站在瘦水的边缘,回望春天,我们有些感动和伤感。春天有些远了,那些曾给我们以迷醉的春天有些远了。我们的影子倒映在瘦水中,许许多多的影子倒映在瘦水中,那些影子来自我们背后的时光,来自那些陪我们和瘦水一起走过许多路程的时光。现在,一一被瘦水拥在怀里,兼收并蓄。  我们停留在瘦水的边缘,我们走得有些久了。从春天到秋天,走过许多的事物和日子,灰色的、明亮的事物和日子。现在,我们的瘦水的边缘,离宋词断肠小令的意境不远。我们被瘦水慈爱的抚摸,我们的脸庞像贴近了女性的细腻和温馨,我们还想濯一濯足,在我们 ...

    查看全文

  • 文695:兔子的精神

    文695:兔子的精神

    作者:刘庆邦 字数:1741   兔子分两种,家兔和野兔。家兔很可爱,野兔跑得快。我这次把目光投向越来越少的野兔,想着重把在田野里野生野长的兔子说一说。  在虎年的小满之后,我特意回到老家看收麦。麦子已经成熟,在一马平川的大平原上,到处都是黄金铺地般的富丽色彩。我每天在麦田间的小路上走来走去,尽情享受麦子的芬芳。缠绕在麦穗上的狗儿秧的喇叭花,一只翩翩飞舞的白蝴蝶,在我头顶喳喳叫着的喜鹊,还有水边陡起的长腿鹭鸶,都让我感到一种久违的美。更出人意料的是,有一天下午,在前面一块麦田地头的小路上,我竟然看到了一只兔子。兔子银黄色,和麦子的背景几乎融为一体。可我还是把兔子看到了,因为麦子是静态,兔子是动 ...

    查看全文

  • 文694:“小趋”记情

    文694:“小趋”记情

    作者:杨绛 字数:5178   我们菜园班的那位诗人从砖窑里抱回一只小黄狗。诗人姓区,偶有人把姓氏的 “区”读成“趋”,阿香就为小狗命名 “小趋”。诗人的报复很妙:他不为小狗命名 “小香”,却要它和阿香排行,叫它 “阿趋”。可是 “小趋”叫来比 “阿趋”顺口,就叫开了。好在菜园以外的人,并不知道“小趋”原是“小区”。  我们用剩余的破砖,靠窝棚南边给 “小趋”搭了一个小窝,垫的是秫秸——这个窝又冷又硬。菜地里纵横都是水渠,小趋初来就掉入水渠。天气还暖的时候,我曾一足落水,湿鞋湿袜捂了一天,怪不好受的;瞧小趋滚了一身泥浆,冻得瑟瑟发抖,很可怜它。如果窝棚四围满地的秫秸是稻草,就可以抓一把为它抹拭 ...

    查看全文

  • 文693:冬日漫步(节选)

    文693:冬日漫步(节选)

    作者:(美)梭罗 字数:2376   风轻轻地低声吹着,吹过百叶窗,吹在窗上,轻软得好像羽毛一般;有时候数声叹息,几乎叫人想起夏季长夜漫漫和风吹动树叶的声音。田鼠已经舒舒服服地在地底下的楼房中睡着了,猫头鹰安坐在沼地深处一棵空心树里面,兔子、松鼠、狐狸都躲在家里安居不动。看家的狗在火炉旁边安静地躺着,牛羊在栏圈里一声不响地站着。大地也睡着了──这不是长眠,这似乎是它辛勤一年以来的第一次安然入睡。时虽半夜,大自然还是不断地忙着,只有街上商店招牌或是木屋的门轴上,偶然轻轻地发出叽咯的声音,给寂寥的大自然添一些慰藉。茫茫宇宙,在金星和火星之间,只有这些声音表示天地万物还没有全体入睡──我们想起了远处 ...

    查看全文

  • 文692:窗外的景致

    文692:窗外的景致

    作者:(墨西哥)奥·帕斯 字数:1921   于自然中哲思。“高明在于瞬间性”,奥·帕斯的这一篇表现尤甚。   在我的窗外大约三百米外的地方,有一座墨绿色的高树林:树叶和树枝形成的高山摇来晃去,好像随时都会倾倒下来。由欧洲山毛榉、欧洲白桦、杨树和欧洲白蜡树聚集而成的村庄坐落在一块稍稍突起的土地上。它们的树冠都倒垂向地面,形成一大片“液体”,仿佛不断波动的浪脊。狂风撼动着它们,吹打着它们,把它们折腾得大吼小叫。树林左右扭动,上下弯曲,然后带着高亢的呼啸声重新挺直身躯,接着又伸展肢体,仿佛要连根拔起,逃离原地。不,它们不会示弱。折断的树根和树叶的疼痛,植物的强大韧性,绝不亚于动物和人类。倘若这些大 ...

    查看全文

  • 文691:想念地坛

    文691:想念地坛

    作者:史铁生 字数:3351   史铁生在写作《我与地坛》多年之后,于2002年又发表了这篇《想念地坛》。这回,他说:“我已不在地坛,地坛在我。”他回首张望的不是“安静”,而是“生命的零度”,精神的探求总能一以贯之。   想念地坛,主要是想念它的安静。  坐在那园子里,坐在不管它的哪一个角落,任何地方,喧嚣都在远处。近旁只有荒藤老树,只有栖居了鸟儿的废殿颓檐、长满了野草的残墙断壁,暮鸦吵闹着归来,雨燕盘桓吟唱,风过檐铃,雨落空林,蜂飞蝶舞,草动虫鸣……四季的歌咏此起彼伏从不间断。地坛的安静并非无声。  有一天大雾迷漫,世界缩小到只剩了园中的一棵老树。有一天春光浩荡,草地上的野花铺铺展展开得让人 ...

    查看全文

  • 文690:我与地坛

    文690:我与地坛

    作者:徐迅 字数:2486   本期客座主编:  徐迅,安徽潜山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煤矿作家协会副主席兼秘书长。现任《阳光》杂志社社长、主编。曾在《人民文学》、《中国作家》、《十月》、《青年文学》、《北京文学》等报刊发表过散文、中短篇小说作品若干。著有散文集《半堵墙》、《春天乘着马车来了》、《染绿的声音》等6部,以及诗集《失眠者》、长篇传记文学《张恨水家事》等。作品曾被《中国年度最佳散文选》、《中国现当代散文300篇》、《新世纪优秀散文选》、《新时期散文经典(1978—2002)》、《新中国文学精品文库》等100多种文集收集并收入大学、高中、初中和课本教材及试卷。获过中国当代最新文学作 ...

    查看全文

  • 文689:多元思维拥有一个立体人生

    文689:多元思维拥有一个立体人生

    作者:林少波 字数:2106   看一个人的前途,首先要看他的思维广度。思维的广度决定着财富的多寡,而思维的广度又取决于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自己可以支配的。思维决定一个人的前途。如果你总是停留在那种非左即右、非黑即白、非错即对、非此即彼的单一思维方式里面,那么,你永远只能在成功的外围兜圈。建立一种多元的思维模式,才能很好地化解问题,取得成功,从而拥有一个立体饱满的人生。   NO.1“踩地雷”的启示   2009年5月,我参加了一次户外拓展训练。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项目是“踩地雷”。  规则很简单:在我们的面前是由数字组成的一个方格阵,每个方格里都有可能埋有地雷,闯雷阵者每次只能沿着相邻的方格前 ...

    查看全文

  • 文688:条条大路通罗马

    文688:条条大路通罗马

    作者:罗西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太偏执,而把自己逼进死胡同。我们应该习惯并享受“选择”所赋予的的丰美与智慧。  上班,我选择走路。用脚走路,而不是像有车族用屁股走路!更重要的是,有几种线路可供选择,非常奢侈。  我现在上班路线若干:可以经过一家不景气的疗养院,里面满是树,有棕榈树、榕树、芒果树、龙眼树等,偶尔还可以见到松鼠,和随便掉在地上的花、芒果,幽静,行宫般,没有人打扰。如果想更加从容潇洒,可以免费穿过金鸡山公园,大约多走20分钟而已,爬上爬下,都是风景,空气清新,所以一点也不觉得冤枉,反而是大赚。即使不走以上路线,常规的也有几种选择,假如讨厌红绿灯的,那可以直接过桥洞,有次我进洞时还阳光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