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谱网

随笔杂文

  • 文829:你的身上只有栀子花香-毕淑敏

    文829:你的身上只有栀子花香-毕淑敏

    题记:只有正视伤痛,我们的心才会清醒有力的跳动 那个女孩子坐在我的对面,单薄而又脆弱的样子,好像一只被踩扁的冷饮蜡杯。我竭力不被她察觉到地似的看着她的手--那么小的手掌和短的手指,指甲剪得秃秃的,仿佛根本不愿意保护指尖,恨不能缩回到骨头里。 就是这双手,协助另一双男人的手,把一个和她一般大的女孩子的喉管给掐断了。 那个男子被处以极刑,她也要在牢狱里面度过余生。 她小的时候,家住在一个小镇,她是一个很活泼好强的孩子。一天傍晚,妈妈叫她去买酱油,在回家的路上,她被一个流浪汉给强暴了。妈妈领着她报了警,那个流浪汉被抓获。他们一家人希望这件事情很快就会从人们的记忆中淡去,好像 ...

    查看全文

  • 文828:朋友,请开窗

    文828:朋友,请开窗

      早晨醒来,你是否会立即去打开窗子,让那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给你一天的好心情!  孤独寂寞时,你是否会打开窗子,让那迎面吹来的凉风带走你的寂寞!  浮躁不安时,你是否会打开窗子,让那生机勃勃的绿树、小草给你恬淡的心境!  夜深人静时,你是否会打开窗子,看云层中的明月及满天闪烁的星星,让无数柔情填满你的胸怀?  躺在床上望着黑黑的窗外,你是否想起“在夹缝中讨生活”这句话?如果每一个你想介入的空间都是一道窄窄的夹缝,你是否会见缝插针,一寸寸地争取自己的立身之地?当然,当你打开窗户时,随之而来的是风沙尘埃,可山河大地本是微尘,何况尘中之尘?嘈杂的声音也会窜进你的耳朵,但它也许会养成你处变不惊,从容 ...

    查看全文

  • 文827:墓碑里的外婆

    文827:墓碑里的外婆

      去年春天,忽然雨特别多,淅沥沥地滴落着,就有莫名的伤感。早晨的窗前,竟传来布谷鸟的啼叫,声声切切,揪心入耳!  走进书房,立在母亲像前,那是妈妈与我在校园门口的最后一张合影,她的头发因为有仆仆的风尘而显得有些零乱,但脸上却是洋溢着看到女儿欣慰的笑。生命里有太多的悔与憾,母亲离开我已整整八年,小儿顿顿今年刚满七岁,他自生下来,就知道自己没有外婆,也没有奶奶,幼年及长,禁不住常常指着照片上的人问我:“她真的是你的妈妈吗?”  我永远都忘不了那个冬天,我将越洋远行。母亲知道我这一走是万水千山,特来与我小住。告别的早晨,她突然说:“让妈抱一下你吧?”我不肯,都三十岁了,怪难为情的,母亲就悻悻地与我 ...

    查看全文

  • 文826:狂女阿罗

    文826:狂女阿罗

      阿罗在故乡人的脑子里可以归入“狂人”一类。她是我们村贫农长庚的女儿,相貌丑,脾气还坏,为人处世总与人拗着。你要她朝东,她偏朝西——大约是想强调自己的“与众不同”,或是为了挣回自以为是的“面子”。村里人背后都叫她“泼货”。女孩子不听话,或者顽皮,大人便要教训道:你想学长庚家的“泼货”吗?   她的父亲对她也有着几分畏惧,有时背后与人说起女儿的粗野,总要扭头看看。大家都说她的“泼”是长庚宠出来的。阿罗五岁时死了娘,长庚一把屎一把尿地把这个独生女领大,放任她,娇宠她,最后女儿竟成了祖宗,家中事稍有不称心,阿罗就要耍泼。“泼”惟一的好处是,乡人不大敢欺负长庚这个老实人;大的坏处是,长庚丧妻后,想讨 ...

    查看全文

  • 文825:爱在举手投足之间

    文825:爱在举手投足之间

      他被评上服务标兵,就因为一个动作——温柔的一伸手。  雨天泥泞,雪天路滑,他都会习惯性地扶住那些莽撞调皮的孩子、搀扶行动不便的盲人和那此上了年纪的老人。  十几年如一日。  他是市中心繁华路段的交警,也是这座城市市民的楷模。记者采访他时,他在电视镜头前拘谨地笑着说:“是因为那床厚厚的报纸被子吧。”  高三那年,他迷上了打游戏。恨铁不成钢的母亲一怒之下拿鸡毛掸子打了他,他负气离家出走。火车颠簸着过了几站,他随熙攘的人流下车,却发现兜里的钱不翼而飞了。天色已晚,寒气渐重,他颓丧地坐在候车室里,看人流如烟雾渐渐散尽。他想自己怕是要在这冰冷的候车室里蜷缩一夜了。  他先是来回地走着,后来袖着手蜷在 ...

    查看全文

  • 文824:从爱到爱的距离-父亲

    文824:从爱到爱的距离-父亲

    10岁   父亲是那种沉默寡言的男人,除非喝了酒。   她记得,她是从10岁那年开始恨父亲的。那年,父亲喝多了酒,狠狠地打母亲,她和弟弟在一边看着,幼小的心里,细细密密地织满了仇恨,到身体的每一个毛孔。   父亲在村里,是村委会主任,在普通的老百姓眼里,大大小小也算是个官了。但在她眼里不是,她看过很多书,知道有上一级的领导,知道有比父亲大得多的官。所以,她看不上父亲在村里的举止,别人一点儿小事,他就拿架子,说,啊,这是个原则问题,这是个党性问题。她在日记里写着:我的父亲是个什么也不懂的村委会主任,我恨他。   父亲嗜酒,村里人家每每有大事小事,总会喊父亲过去帮忙。这种事情他还是比较热心的。喝酒 ...

    查看全文

  • 文823:据说90%的男人都这样想

    文823:据说90%的男人都这样想

    1、90%的男人不愿陪老婆逛街,去了,90%也是被老婆拉去的。 上帝赋予男女不同的性别,也赋予了各自对生活的不同理解。聪明女人让男人好好地陪你逛街要记住三点:1.别把他搞得太累或太穷2.出门前也问问他想买点什么3.运用你的聪明才智,尽量让你需要的在中间买,他需要的在开始和最后买。 2、90%的男人不愿去丈母娘家,去了,90%是为了家庭团结,给老婆面子。 3、90%的男人都幻想有钱,有了钱后,要换、换、换,除了孩子,换掉所有的一切,可90%的什么也没有换。 大丈夫不可一日无权, 小丈夫不可一日无钱。男人天生控制欲强,希望当领导,希望做上司,希望受崇拜。男人的气度,多建立于他的身世、地位及胸襟之上 ...

    查看全文

  • 文822:人生悟语

    文822:人生悟语

    1、创业像脚踏浮云悬桥,要在摇摆中一路前行。2、射出去的子弹受风力和风向的影响,不可能毫无偏差的击中预定成功不是因为自己的能力差,而是缺乏恒心没把事情做到最后。4、挫折相当于跳高运动员助跑,只有经过助跑的人才能跳到自己的最高极限。只有经历过挫折的人,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5、潜能往往在外力的作用下才能释放。6、成功像长在悬崖绝壁的千年灵芝,想得到它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7、人跌倒了连自己都不想站起来,别人想帮也帮不了你。8、滑冰者夺得冠军的秘诀是:站起来的次数比跌倒的次数多一次。9、 再长的隧道也会有出口,再大的困难也会有解决的办法。10、人生的隧道往往在人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坍塌,只要你能坚持住,就 ...

    查看全文

  • 文821:SHMILY:See How Much I Love You

    文821:SHMILY:See How Much I Love You

    她来到新学校,没有一个朋友,因为他不喜欢和陌生的人说话,她本来以为她自己就这样过完3年了,可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她和他相识了! 刚到学校没多久,学校就开展了运动会,因为运动会不允许有人缺席,她去了。那天下午正好是男子4×250接力赛,她正好站在赛道旁边。“砰”的一声,比赛开始了,开始她班里的男生领先,后来渐渐被追上了,还被人甩了一大截,最后一棒了,她本来以为输定了,可没想到的是,最后一棒的男生跑的很快,像飞一样,她们班终于第一个冲过终点。她很高兴,同时也记住了那个风一样的男子。 运动会过后没多久,班主任调换座位,他坐到了她的后面,也不知道什么原因,两人认识了。她因为和他认识之后也开始慢慢接触到班 ...

    查看全文

  • 文820:请记得 我爱过你

    文820:请记得 我爱过你

      日子在日子里沉浮,一些憧憬的梦幻突然而然,失去了原有的诱惑,只有一些散乱的记忆,还残存在岁月的痕迹里,陪着寂寞的心事,久久不肯离去。  那段不能回首的情感呵,什么时候真成了灵魂不能碰触的伤痛?一点记忆,一点零乱,一些温度,一些泪流,一些沉淀无法放逐的情怀,于是,我选择,选择蜗居在这个小小的角落,选择用一支纤纤的泪笔,写下这些被日子风干的往事,写下这些无法追逐的梦想。  我知道,生命中没有这样的一种放逐,也没有这样的一种奢侈,可以放弃现有的幸福,去追逐那无家的爱情。我这样清楚的明白着,却又深深的因为这种明白而柔肠百转,相思千结。我不能呵,不能放弃我拥有的,去等候在你的身边,等你给我一个我看不 ...

    查看全文

  • 文819:巴甘的蝴蝶

    文819:巴甘的蝴蝶

      人说巴甘长的像女孩:粉红的脸蛋上有一层黄绒毛,笑起来眼睛像弓一样弯着。  他家在内蒙古东科尔沁的赫热塔拉村,春冬萧瑟,夏天才像草原。大片绿草上,黄花先开,六片小花瓣贴在地皮上,马都踩不死。铃兰花等到矢车菊开败才绽放。每到这个时候,巴甘比大人还要忙:他采一朵铃兰花,跑几步蹲下,再采红火苗似的萨日朗花。那时他三四岁,还穿着开裆裤,经常露出两瓣屁股。  妈妈说:“老天爷弄错了,巴甘怎么成男孩儿了呢?他是闺女。”  妈妈告诉巴甘不要揪花没,说花会疼。他就把花连土挖出来,浇点水,随便载到什么地方。这些地方包括箱子里,收音机后面,还有西屋的皮靴里。到了冬天,屋里还能发现干燥裂缝的泥蛋蛋,上面有指痕和干 ...

    查看全文

  • 文818:“亲手”的魅力

    文818:“亲手”的魅力

      为了向阵亡的美军士兵的家人表示慰问和哀悼,按照传统,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应该在军方发出的吊唁信上亲笔签下自己的名字。可是这位国防部长却在这件事上偷起懒来,在2004年发出的吊唁信上,他用的全是机器复制的签名。现在的机器,可是越来越先进了,先进得连签名都可以代替人干了。只是,这种事也能让机器代替自己干吗?不知道在指挥打仗上很有一手、总是想得很周到的拉姆斯菲尔德,在这件事上是怎么想的。   此事被人捅出之后,媒体上立刻传出了拉姆斯菲尔德在国会“遭围攻”的消息。国会议员纷纷就“代签事件”指责拉氏“冷漠无情”,说他这样做是对阵亡将士的家人“缺乏起码的尊重”,说他“太轻视这些信件,既然总统都能挤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