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谱网

文字经典

  • 文1710:老师的经典评语

    文1710:老师的经典评语

    虽然,你真是个让老师生气的学生,但是,老师还是发现了潜在你身上的优点:尊敬老师,聪明机灵。你常说自己笨,学不起。你常说想跟小朋友们一起玩。那么老师告诉你,××,要做一个让其他小朋友喜爱的同学,首先要自己去爱他们。老师不相信你笨,因为真正笨的人说不出这样的话,同意老师的观点吗?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你其实很聪明,这学期,老师很高兴看到你不再那么贪吃,校门口的小摊前没有你的身影了。如果你上课能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有错及时改正,相信你会进步的。老师期待着你的进步。 你是位聪明的学生,你想和好成绩交朋友吗?那上课可要专心听讲,不能做小动作,最重要的是不能随便旷课,你能做到吗?老师相信你可以的,对吗 ...

    查看全文

  • 文2058:我就是圣诞老人

    文2058:我就是圣诞老人

    方志华   对一个小孩来说,能梦见圣诞老人是再美不过的事儿了。在我还是个孩子的时我就常常做这样的梦,所以对这点我很清楚。但我是个犹太人,我的父母是不庆贺圣诞节的。在学校里,也从来没有人请我去参加过隆重的圣诞节宴会,我觉得象是被人排挤了出来,感到非常孤独。圣诞节是别人都能庆贺的节日,就只有我不能加入。我并不是想捞点什么玩具,我要的是圣诞老人,我要的就是棵圣诞树啊。后来,我长大了,有了小孩,我就决定把我在童年里没有得到的东西弥补上来。   1956年圣诞节的时候,我的女儿凯丽尔才两岁。我买了3棵两米多高的树,用电灯和铃铛把它装饰起来。凯丽尔望着树笑了,眼睛里闪烁着快乐的目光。这是我家里的第一棵圣 ...

    查看全文

  • 文1709:On the Feeling of Immortality in youth-有感于青春常在

    文1709:On the Feeling of Immortality in youth-有感于青春常在

    No young man believes he shall ever die. It was a saying of my brother’s, and a fine one. There is a feeling of Eternity in youth, which makes us amend for everything. To be young is to be as one of the Immortal Gods. One half of time indeed is flown-the other half remains in store for ...

    查看全文

  • 文2057:我家的对联

    文2057:我家的对联

    艺术世界 冰心   我对人家墙壁上挂的字画都有兴趣,尤其是对联,这兴趣是从小就养成的。我在一九七九年写的那篇《我的童年》里曾经提到,我的第一本课文就是一副对联: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但从这一副对联里还看不出屋主人的身世和襟怀,爱好和性格。在我十一岁那年回到老家福州去,看见在后厅墙上我的曾祖父画像的两旁、有我的祖父写的一副”“对联:谁道五丝能续命每逢佳节倍思亲原来我的曾祖父是在农历五月五日端阳节那天逝世的。我国习俗在端阳节那天都给小孩子的手腕上缠上五色丝线,叫做续命丝,祝他长命百岁。所以每到端阳节我的祖父看到孩子们手腕上的五色丝,就会想到他的父亲,而对“五丝”能否“续命” ...

    查看全文

  • 文1708:第一百个客人

    文1708:第一百个客人

    中午尖峰时间过去了,原本拥挤的小吃店,客人都已散去,老板正要喘口气翻阅报纸的时候,有人走了进来。那是一位老奶奶和一个小男孩。"牛肉汤饭一碗要多少钱呢?"奶奶坐下来拿出钱袋数了数钱,叫了一碗汤饭,热气腾腾的汤饭。奶奶将碗推向孙子面前,小男孩吞了吞口水望着奶奶说:"奶奶,您真的吃过中饭了吗?""当然了。"奶奶含着一块萝卜泡菜慢慢咀嚼。一晃眼功夫,小男孩就把一碗饭吃个精光。老板看到这幅景象,走到两个人面前说:"老太太,恭喜您,您是我们今天的第一百个客人,所以免费。"之后过了一个多月的某一天,小男孩蹲在小吃店对面像在数着什 ...

    查看全文

  • 文2056:我在

    文2056:我在

    张晓风   那天早晨,天无端的晴了,使人几乎觉得有点不该。昨天才刚晴过,难道今天如此运气再晴一天?那阵子被风风雨雨折磨怕了,竟然连阳光也不敢信任起来。   我对丈夫说:“我今天要到大屯山那一带去,主要目标是梦幻湖。”   他一时尚未醒透,等他搞清楚,我已经带好四个橙子、两片面包和一个蛋走到门口了。   一个人对着湖水枯坐,觉得天地间再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湖水浅浅盈盈,只可惜不见当年的水鸟群了。不知为什么参禅的人总喜欢“面壁”,其实“面水”不是更好吗?水似柔而刚,似无而有,不落形象而又容纳万象。   看了一上午的湖水,忽然起了兴致,大模大样的走到“地热利用研究中心”,敲了门。开门的人带我去看地 ...

    查看全文

  • 文1707:悲情蝴蝶

    文1707:悲情蝴蝶

    这年七月,我去秦岭山中寻访友人的途中,亲眼目睹了成千上万只蝴蝶,投向溪水集体自尽的那悲壮惨烈的一幕,惊心动魄的一幕:成千上万只蝴蝶如飞蛾扑火般投入秦岭山间一条清澈的溪流,溪流如宣纸般被蝴蝶点染得五彩缤纷,凄美动人。 面对如此惨烈的场面,我惊呆了。茫然不知所措,脑子里一片空白。 这种大场面的蝴蝶集体自杀,无疑是大自然的一场罕见的大悲剧,它如一幅凄美而弥漫着悲剧色调的油画,给人强烈的震憾力和巨大的冲击波,让人看之不忍又无可奈何,走之不能又束手无策。 秦岭的夏日,密密的山林遮天蔽日,芊芊芳草连着野径,无数山花点缀在山崖密林间,溪水潺潺,山风习习,日照充足,是蝴蝶生息繁衍的理想王国,苍 ...

    查看全文

  • 文2055:我喜欢

    文2055:我喜欢

    张晓风   我喜欢冬天的阳光,在迷茫的晨雾中展开。我喜欢那分宁静淡远,我喜欢那没哗的光和热。   我喜欢在春风中踏过窄窄的山径,草莓像个精致的红灯笼,一路殷勤地张结着。我喜欢抬头看树梢尖尖的小芽儿,极嫩的黄绿色里透着一派天真的粉红。   我喜欢夏日的永昼,我喜欢在多风的黄昏独坐在傍山的阳台上。小山谷里稻浪推涌,美好的稻香翻腾着。慢慢地,绚丽的云霞被浣净了,柔和的晚星一一就位。   我喜欢看秋风里满山的芒。在山坡上,在水边上,白得那样凄凉,美而孤独。   我也喜欢梦,喜欢梦里奇异的享受。我总是梦见自己能飞,能跃过山丘和小河。我梦见棕色的骏马,发亮的的鬈毛在风中飞扬。我梦见荷花海,完全没有边际, ...

    查看全文

  • 文1706: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

    文1706: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

    A在合资公司做白领,觉得自己满腔抱负没有得到上级的赏识,经常想:如果有一天能见到老总,有机会展示一下自己的才干就好了! A的同事B,也有同样的想法,他更进一步,去打听老总上下班的时间,算好他大概会在何时进电梯,他也在这个时候去坐电梯,希望能遇到老总,有机会可以打个招呼。 他们的同事C更进一步。他详细了解老总的奋斗历程,弄清老总毕业的学校,人际风格,关心的问题,精心设计了几句简单却有份量的开场白,在算好的时间去乘坐电梯,跟老总打过几次招呼后,终于有一天跟老总长谈了一次,不久就争取到了更好的职位。 愚者错失机会,智者善抓机会,成功者创造机会。机会只给准备好的人,这准备二字,并非说说而 ...

    查看全文

  • 文2054:我们的歌

    文2054:我们的歌

    中国妇女报 刘齐   今宵无佳节,但今宵月儿圆,今宵有好酒,今宵我们放声歌唱。歌海无涯,歌喉无忌,但大家怎么又唱起了洪湖水浪打浪,乱世英雄起四方?我们生下来就唱。如今,告别留在国内继续唱的伙伴,我们坐着堆满大包小裹的飞机,雄心勃勃地进了新大陆。美国海关对不少物品有限量,可他们哪里知道,我们携带最多的,是我们的歌。   这个世界什么都能变,唯独心中的歌变不了,想变也变不了。据说二次世界大战时,一股德军潜入美军基地,长得差不多,又会说英语,害得反间谍机构挨个问士兵,你喜欢哪个棒球明星?假如我们夹在一群亚洲面孔的人中间,你想辨识我们,只要让大家唱个中国歌就行。有人总抱怨融不进美国社会,但美国人也融 ...

    查看全文

  • 文1705: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文1705:天才是怎样炼成的

      在里约热内卢的一个贫民窟里,有一个男孩,他非常喜欢足球,可是买不起,于是就踢塑料盒,踢汽水瓶,踢从垃圾箱里拣来的椰子壳。他在巷口里踢,在能找到的任何一片空地上踢。   有一天,当他在一个干涸的水塘里猛踢一只猪膀胱时,被一位足球教练看见了,他发现这男孩踢得很是那么回事,就主动提出送他一只足球。小男孩得到足球后踢得更卖劲了,不久,他就能准确地把球踢进远处随意摆放的一只水桶里。   圣诞节到了,男孩的妈妈说:"我们没有钱买圣诞节礼物,送给我们的恩人。就让我们为我们的恩人祈祷吧。"   小男孩跟妈妈祷告完毕,向妈妈要了一只铲子,跑了出去,他来到一处别墅前的花园里,开始挖坑。   ...

    查看全文

  • 文2053:我们·诗人·哲学家

    文2053:我们·诗人·哲学家

    当代青年 张晓风   有一件事使人惊奇,为什么桂冠只戴在少数人的头上?为什么哲士的名目只有少数人赢得?   每当花明月夕,哪一个少年不曾一度是诗人呢?每当静夜惊起,每一个中年人都是哲学家。   赞叹,惊服,是诗人之始。思索和迷惘,是哲学家之终。这些情绪,其实不也就是我们常人的情绪吗?所不同的是,当那些美好的花瓣在我们眼前绽开,那些萧飒的秋风四面袭至,我们大多数的人只能在讶异中缄默——因为,我们不善以人间字汇来形容自然。而当生老病死在我们眼前排演,当人类的悲喜剧在我们自身演出,我们虽有万千种感悟,却无法用。   因此,我们不曾被称为诗人,也不曾被尊为哲学家——但就本质而言,人人都可能比诗人更诗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