嗅谱网

文字经典

  • 文2189:秋天的怀念

    文2189:秋天的怀念

    今人奇闻录 史铁生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母亲喜欢花,可自从我的腿瘫痪后,她侍弄的那些花都死了。“不,我不去!”我狠命地捶打这两条可恨的腿,喊着:“我活着有什么劲!   “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可我却一直都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后来妹妹告诉 ...

    查看全文

  • 文2218:羞死鸟

    文2218:羞死鸟

    《十月》 哲中   只能听到它唱歌,却见不到它的身影。   只能闻到它声息,却看不到它的踪迹。   “羞死了!羞死了!羞死了……”它一天到晚这么叫着。   在冰山,在雪原,在森林,在谷地……一位行者结识一位汉子。这汉子剽悍得如同一头犍牛。他答应陪同行者走到目的地,不使他感到路途孤寂。起初行者很是兴奋,感激他的热情;后又一想,自己”“与他素昧平生,从未有过交情,莫不是他要在路上暗算自己,他是个狡猾的恶人?于是在一个夜间,他悄悄儿离开了那个汉子。谁知就在他逃走时,头顶上空落下一叠鸟鸣:“羞死了!羞死了!羞死了……”他脸儿一红,又走回汉子身边。   一个盗马贼偷牧人的马。当他赶着牧人的马往回走时, ...

    查看全文

  • 文2188:神仙故乡

    文2188:神仙故乡

    陈幸蕙   看云的妙处,有多久的日子,我们不曾再举头看云了呢?当我们在现实的泥沼举步维艰,当我们在效率挂帅的时代奔波竞逐,当我们在城市钢筋水泥的森林低首疾行,有多久?我们竟忘了头顶上,有这么温柔曼妙的东西,由微风所放牧,日复一日,以新情节、新图案翻版;日复一日,以即兴的方式,做戏剧性演出?我们忘了看云,我们遗落了许多闲适的心情,我们失去了许多凝眸玄想的乐趣,那真是生活的一种损失。   当我们看云的时候,专注的神采里,往往有广大的和平,那也常是我们脸上表情最舒缓自然的时候。随着云朵的幻化飘移,不论在山巅,在海滨,在辽阔的草原,在狭窄的阳台,在陋苍的沟边,或在囚室高不可攀的小窗下,我们都很容易自 ...

    查看全文

  • 文2217:美的法码

    文2217:美的法码

    贵阳晚报 黄亚屏   暑假,我同两位同学到了被称做贵州高原花朵的花溪。回校后,同学们问我的印象,我只回答了一个字:美。   游花溪,不能不过跳墩。踏上第一块石墩,就仿佛走到了美的交点上。你会感到美是这样的集中。清澈见底的溪水,像一根弯弯曲曲的琴弦,从脚下穿过,能听见优美悦耳的琴声。   过跳墩,既是意志的锻炼,也是美的检阅。我惊奇,站在跳墩上这么久,我竟没有吐痰。我有随地吐痰的恶习,但我明白,往这清得可爱的溪水里吐痰,简直是罪过。美,有它无声的力量,会使恶习屈服。   往前走几十墩,一个葫芦形的小洲上,两位老人在垂钓。三、四米深的水,清澈见底。老人呢,静静地吐着缕缕青烟。这真是一幅美妙的图画 ...

    查看全文

  • 文2187:短篇三则

    文2187:短篇三则

      客厅里的爆炸 令人奇闻录 白小易   主人沏好茶,把茶碗放在客人面前的小几上,盖上盖儿。当然还带着那甜脆的碰击声。接着,主人又想起了什么,随手把暖瓶往地上一搁。他匆匆进了里屋。而且马上传出开柜门和翻东西的声响。   做客的父女俩呆在客厅里。十岁的女儿站在窗户那儿看花。父亲的手指刚刚触到茶碗那细细的把儿——忽然,叭的一声,跟着是绝望的碎裂声。   ——地板上的暖瓶倒了。女孩也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来。事情尽管极简单,但这近乎是一个奇迹;父女俩一点儿也没碰它。的的确确没碰它。而主人把它放在那儿时,虽然有点摇晃,可是并没有马上就倒哇。   暖瓶的爆炸声把主人从里屋揪了出来。他的手里攥着一盒方糖, ...

    查看全文

  • 文2216:美妙的名片

    文2216:美妙的名片

    《文汇报》 孙愚   名片,从何时何地兴起?笔者无法考查,曾经查阅了辞海,也无名片两字。有人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身份,也有人详细地写上自己的各种头衔,以便别人更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笔者在工作中,接触的各行各业的人较多,名片自然也日益繁多。我从收到的名片中发现,由于人们审美情趣的提高,名片的设计和表现手法也越来越别致,有许多精致的艺术名片让人爱不释手。   有趣的是,一些艺术家的名片,他们有与众不同之感,都采用漫画式名片。他们不仅让别人了解自己的身份,还让自己的容貌留给了对方。有的微笑,有的似乎板着脸孔,从名片上表达了各自的爱好、情趣和人生的哲理。   例如:漫画家潘顺祺,他画自己满头浓发 ...

    查看全文

  • 文2186:短文三则

    文2186:短文三则

    武汉晚报 田松林   刚结婚的时候,我摆出一副正经的样子,让他坦白他的恋爱史。   他却满不在乎地甩出4个字:“百里挑一。”   他脾气很好,有时尽管我百般挑衅,他也不生气。有一天,我忍不住问他为什么从来不生气。他好像觉得我问的问题很奇怪,看着我问道:“生气?跟谁?跟你?我敢吗?跟孩子?我忍心吗?跟别人?我犯得上吗?”   他是国内名牌大学毕业,而我则只在本地念了几年专科。有了孩子之后,我总说,我们的孩子一定不要像我,而要像他一样上名牌大学才有出息。他听了却不以为然:“像谁都没有关系,像你,可以找一个我这样的对象;像我,可以找一个你这样的对象,不是一回事儿嘛?”他有很多优点,但有一个特别大的 ...

    查看全文

  • 文2215:美丽的茧

    文2215:美丽的茧

    《今文观止》 简   让世界拥有它的脚步,让我保有我的茧。当溃烂已极的心灵再不想做一丝一毫的思索时,说让我静静回到我的茧内,以回忆为睡榻,以悲哀为覆被,这是我唯一的美丽。   曾经,每一度春光惊讶着我赤热的心肠。怎么回事呀?它们开得多美!我没有忘记自己站在花前的喜悦。大自然一花一草生长的韵律,教给我再生的秘密。像花朵对于季节的忠实,我听到杜鹃颤微微的倾诉。每一度春天之后,我更忠实于我所深爱的。   如今,仿佛春已缺席。突然想起,只是一阵冷寒在心里,三月春风似剪刀啊!有时,把自己交给街道,交给电影院的椅子。那一晚,莫名其妙地去电影院,随便坐着,有人来赶,换了一张椅子,又有人来要,最后,乖乖掏出 ...

    查看全文

  • 文1861:到底有多远

    文1861:到底有多远

    到底有多远  去年夏天我们一家开车去佛罗里达州的迪斯尼乐园玩,出发前,我告诉孩子,旅程很长,谁也不许问“还有多远”、“什么时候到”之类的问题。  旅程刚开始,果然没有人提问题。到了第三天晚上9点钟,5岁的小女儿苔丝叹了一口气,说:“等我们到达,我会不会已经6岁了?” 爸爸不在家  一个小偷来到一个居民区,他看到一个小孩坐在房子门口,脖子上还挂着一串钥匙。  于是他走上前说:“小朋友。你爸爸在家吗?”  小男孩说:“没有啊!”  小偷又说:“我是查电表的,可以让我进去吗?”  “当然可以。”小孩说。  小孩帮小偷打开了门,小偷刚把脑袋伸进去,接着撒开腿就跑了。  小男孩追着他喊:“我爸爸真的没 ...

    查看全文

  • 文2185:矛盾篇

    文2185:矛盾篇

    《台港文学选刊》 张晓风   爱我更多,好吗?爱我更多,好吗?爱我,不是因为我美好,这世间原有更多比我美好的人。爱我,不是因为智慧,这世间自有数不清的智者。爱我,只因为我是我,有一点好有一点坏有一点痴的我,古往今来独一无二的我。爱我,只因为我们相遇。   如果命运注定我们走在同一条路上,碰到同一场雨,并且共遮于一把伞下,那么,请以更温柔的目光俯视我,以更固执的手握紧我,以更和暖的气息贴近我。   爱我更多,好吗?唯有在爱里,我才知道自己的名字,知道自己的位置,并且惊喜地发现自自的存在。所有的石头就是石头,漠漠然冥顽不化,只有受日月精华的那一块会猛然爆裂,跃出一番欢爱我更多,好吗?因为知识使人 ...

    查看全文

  • 文1857:咱爸爸

    文1857:咱爸爸

    咱爸爸  我平时难得送儿子去幼儿园,昨天下雪,我主动提出送儿子一趟。  到了幼儿园,阿姨见我送孩子有些意外。  于是,她拉过儿子问:“睿睿,今天谁送你来的?”儿子特美地指着我说:“咱爸爸。”她不是嫁给我爸爸吧  有一小女孩今年5岁多,她生长在北京,每年放假总要回乡下的外婆家里。正巧这年她回外婆家住的时候,外婆的村里有一个女孩要出嫁,外婆带着她去吃喜饭。饭桌上人们都纷纷议论这个女孩子真是好命,嫁到了首都北京。这时小女孩问外婆:“姥姥,她也嫁到北京了?”  外婆说:“是呀,这个阿姨也是象你妈妈一样嫁到北京了!”  小女孩突然急着说:“啊?她不是嫁给我爸爸吧?” ...

    查看全文

  • 文2184:真话难说

    文2184:真话难说

    《南方周末》 蒋子龙   一位尚不足60岁的作家住进了医院,经过一系列现代医疗技术的检查,确诊为晚期肺癌。已无法做手术,也没必要了。家属却坚决要求医生给开一刀,不能白白地等死。现代医疗技术无论多么先进,终归是隔皮看瓤,打开后万一还有希望呢!把毒瘤多少切去一点,总比一点不切要好吧?更重要的是为了安慰病人。家属告诉他是肺里长了个良性小瘤子,如果不手术,关于良性的谎言岂不就得戳穿?家属还请求作家协会出面,以组织的名义要求医院给实施手术。于是我们也加入撒谎行列。   医生虽然明知手术对病人有害无益,也只能答应病人家属和所在单位的请求。因为他们也是撒谎者,从一开始就和家属一起向病人隐瞒了真实病情。哪一 ...

    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