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职车主撤退网约车平台 共享经济怎样解脱补助魔咒?

  本报记者 王 峰 实习记者 孙宜萌 北京报道

  近期,一则传言引起了西安滴滴司机的焦虑。网上传言称,滴滴将所有当地私人车加盟司机的嘉奖下调80%,预计终极将取消对私人车加盟司机的全部嘉奖。

  在此之前,滴滴出行回复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称,在相当长的时间内,针对搭客的红包补助和司机的嘉奖将继续发放。

  一名西安的滴滴私人车主告知记者,他在半个月前加盟滴滴时早顶峰嘉奖是1.5倍收入,如今滴滴针对加盟司机设置了冲锋奖(推荐司机加盟的嘉奖)、新人奖和翻倍奖,8月6日的翻倍奖规则为早顶峰1.4倍收入、晚顶峰1.2倍收入(每单封顶嘉奖15元)。

  在其他都会,滴滴出行对加盟车主的补助也在减少,加上滴滴慢车定价偏低,滴滴车主抱怨收入与工作强度不成正比,也有为数不少的加盟司机表现已退出网约车行业。

  滴滴出行官方表现,滴滴平台目前注册的司机人数约1000万,但在加盟车主因收入降低一直退出之后,滴滴出行如何保持网约车市场范围将面对磨练。一同接受磨练的,还有共享经济形式在离开高补助后将何去何从。

  一直退出的私人车专车

  滴滴出行的司机范围增加迅速。公开数据表现,2015年底时,滴滴平台注册司机人数为500万,但当初已增加到1000万,此外还接入了100万辆出租车。

  滴滴出行拒绝向记者透露滴滴平台上自营车、加盟车数量变化情况。个别都会数据表现,私人车加盟的共享经济形式仍是主流。

  南京市一名网约车从业者告知记者,“南京市注册了6万辆滴滴慢车,天天的慢车订单约30万,但天天最少接一单的只有3.4万辆。”也就是说,共享经济形式仍是平台主流,约一半车主不定期接单。滴滴出行也曾在2015年表现,平台上大多数司机天天接4单左右。

  但当初天天接三四单的车主少了。“那些人要么图个新鲜,要么是为了泡妞,当初补助少了,假如天天还只拉三四单,估计挣的钱只够油钱。”他说。

  上述车主甚至认为,私人车主做专车司机都已无利可图。“天天工作8个小时,一天的利润也就500元,一个月赚15000元,可是每个月车辆的费用就要折算八九千元,因为几年跑了几十万公里之后,车也就废了。”他说。

  “两年前不一样,专车司机挣的是补助,所以会有很多人每个月花几千块钱租车跑专车。”他说。当初,滴滴一般只在早晚顶峰对司机补助。

  一些车主感觉本人天天的派单量越来越少。“我感觉滴滴平台在派单时偏向自营车。有一次我三个小时都没派到一个票据,和身边自营车司机一聊,结果他们说本人的票据都拉不完。”

  “北京当初滴滴的自营车是8万辆,等增加到15万辆的时候,私人车主估计全部要退出了。”上述车主说。

  这一数字并未得到滴滴官方证实,但知情人士介绍,全国范围内与滴滴出行合作的汽车租赁公司已达约2000家,有的车辆范围为数千辆。

  共享经济陷入补助魔咒

  相比征求意见稿强制平台与驾驶员签订劳动合同的划定,《网络预定出租汽车运营效劳管理暂行方法》(下称《暂行方法》)划定平台可以与驾驶员签订“多种形式的劳动合同或协议”。

  “这种用工关系的灵活性非常适合分享经济背景下的网约车用工形式,更适合网约车驾驶员兼职赚家用的现状。”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央副主任朱巍说。

  但《暂行方法》同时划定网约车车辆和司机需要办理《网络预定出租汽车运输证》和《网络预定出租汽车驾驶员证》,这又提高了私人车主的成本。

  “新政划定车辆和驾驶员要取得相应资质,做兼职也要考虑投入产出,假如天天只接几个单,那就是个顺风车,何必去办证呢?”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研究中央特约研究员李俊慧说。

  “新政实行后,网约车性质要变更为营运车辆,车辆的交通事故商业保险费用要上涨50%-100%。”上述车主说。

  网约车新政确立的网约车“高品质效劳、差异化运营”的定位也给私人车主设立了门槛。“专车刚出现时,平台应聘的专车司机效劳很好,车上还提供水,但私人车进入后,效劳开始良莠不齐,也出现了司机和搭客之间的纠纷。”李俊慧说。

  “网约车行业要发展,必须依靠那些经过培训的高效劳质量的专业司机。”上述南京市网约车从业者说。

  假如滴滴平台上那些天天只拉几单的兼职车主大量退出,只剩下平台自营车辆和应聘司机,那么共享经济形式也将面对磨练。

  “共享经济只是网约车发展早期,一些平台为了给本人争取更好的政策扶持打的一个牌子而已。从实际体验来讲,当初专职司机的比例越来越高了。真正的共享经济,应当是顺风车这样的合乘形式。”李俊慧说。

  今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对外披露了上线一周年的成绩单:数据统计表现,一年时间内平台覆盖都会343个,使用搭客数突破了3000万人,共运送2亿人次出行,总行驶里程达到29.96亿公里。

  但滴滴平台并不对顺风车订单收费,这意味着这种共享经济形式难以对平台的盈利,甚至估值作出太多贡献。

  “平台应当会考量,未来在司机、车辆减少的前提下,对网约车需求和供给做一些平衡。终极的平衡是,虽然单数少了,但由于单价高了,司机收入可能不会降低太多。”李俊慧说。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更有不定期发红包活动吆^0^):
致儒先生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6-08-10/doc-ifxutfpc4940336.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兼职车主撤退网约车平台 共享经济怎样解脱补助魔咒?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7982.html
关注公众号:嗅谱网

赞赏

wechat pay微信赞赏alipay pay支付宝赞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