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转变传统银行? 马云的网商银行都做了什么?

[摘要]没有网点、无法存只能贷,在传统银行、工业金融和网络存款的夹缝中,这家民营银行怎样突破?
文|王雨佳 编辑|米娜 摄影|金雨
手里的这张银行派司来之不易。
2014年7月28日,在银监会公布的第一批获得派司的民营银行中,(以下简称“阿里”)缺席了。这不是阿里第一次请求银行派司,早在2009年马云就公开谈过想做银行,2010年阿里收购了alibank.cn的域名,然而2010年之后,银行派司一事竟再无声响。
“阿里一直触碰羁系红线,所以羁系层首批派司没有给阿里,‘故意压一压’。”这样的论调,一时间竟成为行业共识。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网商银行在诞生之前就比其余几家民营银行面临着更多的压力和顾忌。阿里真的做了银行,会动多少人的奶酪?
金融业的担心不无道理。2012年之前的马云,曾向银行业“开炮”:“如果银行不转变,我们就转变银行。”马云的淘宝天猫,在短短几年时间里,GMV(总交易额)就达到几万亿,把传统零售业的游戏规矩都转变了。然后,仅用阿里系的交易数据授信,阿里小贷在6年间已经给160万小微企业提供了存款,阿里还有4亿实名用户的高频支付平台,它已经让很多用户忘记了信用卡的品牌……在金融业,阿里系有太多可用的棋子,一张银行派司说不定就能点石成金,让阿里系有能力转变金融业的游戏规矩。
“我们的筹建方案要远比其余家更庞杂……腾讯在金融上走得比我们晚,经验和营业也比我们弱。他们当时想做的是大存小贷,但最后批下来是个存小贷,和我们的小存小贷很像。”2014年夏天,面临“与羁系层博弈”这样压力山大的问题,彼时刚刚入职蚂蚁金服集团的现任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却以“和腾讯不同”的观点巧妙转移了注意力。更精彩的是,面临“你们和腾讯都做小存小贷,为什么你们会由于调研而错过时间,腾讯不需要调研吗”这样的提问,这位在传统金融体系内任务数十年的老江湖张口这样回答道:“我只能说,无知者无畏。”
也许阿里的银行,其营业、风控、运营模式等问题是要比其余几家庞杂。所以2014年秋天,阿里成功拿到了派司,然而网商银行的停业时间仍然比腾讯的前海微众银行晚了1个月。

在网商银行停业之时,蚂蚁金服方面一再解释:“我们和传统银行并非竞争关系”、“我们是一家科技公司”……然而,空口无凭,当时的网商银行毕竟没有做过一单营业。
一年过去了,在普通用户眼里,对于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这两家互联网银行,“没法开户”、“不就是卖个理财产品吗”等等印象还是占据主流。
“停业一年来,我们存款资金余额有230亿元,2015年稍微亏损了一点,2016年希望达到盈亏平衡,在营业量达到500亿元以后,范围效应就会出现了。”网商银行行长俞胜法接受《中国企业家》采访时如是说。
互联网银行
经过11年积累,蚂蚁金服获得了国内互联网公司拥有的最全金融派司,包含第三方支付、基金销售、银行、保险以及尚在审批中的个人征信等派司。银行“存贷汇”三大营业中,蚂蚁金服有支付宝和小贷,如今唯一无法实现的,只剩下因远程开户无法获批的“存”而已,银行焉能不产生顾忌?“银行恐惧,在将来某一天,用户彻底忘记了银行的存在。”北京大学金融与工业研究中心秘书长黄嵩告诉《中国企业家》,互联网金融与用户和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一旦用户和企业的支付、理财、存款等行为再也不会想到银行,银行又该怎样生存呢?
“民营银行不是大家想的那么容易,无法一下形成很大的范围效益。我们对传统银行没有什么冲击,纯粹是互补关系。”2014年,俞胜法放弃了杭州市金融办的职位,离开蚂蚁金服,第一次在任务时间穿起了牛仔裤。现在,他身边同事的平均年龄是29岁,平均比他小23岁。要和他们打成一片,他时常要穿梭在一排排工位之间——除了他之外,网商银行任何员工都没有自己的自力办公室,通通坐在敞开式的工位上办公。一位来网商银行办存款的小企业主对《中国企业家》提及传统银行,狭长的走廊里面一间间自力办公室戒备森严,他离开网商银行,不由得脱口而出:“这也是个银行?太粗放了吧。”
说起对互联网银行的第一印象,俞胜法这个“60后”记忆最深刻的还是技巧:“传统银行会按照网点的职员和处理能力预估一天的营业量,比如一个网点一天5000笔,最多2万笔。网商银行没有网点,跑在云上,交易数量从零到几百万笔都能搞定,整个营业流程就都转变了。”
网商银行300多个员工里面,技巧职员占一半。并且,由于技巧和IT基础设施投入巨大,即便网商银行在1年内营业有很大成长,现在的目标也是盈亏平衡,而非盈利。在同样出身传统银行的CTO唐家才看来,网商银行技巧体系最大的特质,就是能够根据营业需要随时调剂体系,而传统银行,使用厂商产品,受到体系制约,很难时刻调剂体系。
中国工商银行前行长杨凯生曾说,银行文化更多的是讲稳健,讲究风险控制,而互联网的从业职员更多讲创新和开拓。俞胜法和唐家才同是从传统银行离开网商银行,在采访中,说起新任务,两个人印象最深的都是“一件事情在手机任务群里就能决定,以前从没想过能够这样”。
俞胜法比以前忙多了,他不敢十分钟不看手机,里面全部是任务需要,任务和生活差不多纯粹融为一体。不像过去只需要坐在办公室里,现在他会频繁出差,他去过各地的“淘宝村”,以及各种各样的村子——那里才有网商银行的客户们。他说,网商银行真正做到了“只做500万以下存款”,一年来户均存款金额不到4万元,和传统银行专注大企业客户形成了明显区隔和差异。一直以来,中国的大型银行遵循二八定律,对中小企业关注较少。央行数据显示,在2012年只有8%的小微企业通过银行获得了存款,大多由于缺少抵押物或担保而无法获得存款。这就给了银行之外的企业做金融营业的空间,并且小微企业存款营业的利润并不低。
由于远程开户尚未放开,没有物理网点的网商银行和微众银行两家银行,账户体系都是二类账户,无法吸储,谈不上存贷比的问题。现在,普通用户注册网商银行,只能是本人身份证同名账户,理财、融资这些营业都能够开展。
对此,俞胜法相当坦诚:“对一个银行而言,二类账户没有多大战略意义,并且我们的营业有优先级,To B的小微企业存款营业最优先。”一周岁的网商银行,纯粹从主营营业来看,更像是阿里小贷的“升级版”,并非人们印象中集“存贷汇”于一身的银行。
能够吸储,网商银行的资金本钱当然能够进一步降低。但无法吸储,自然也有其余办法解决。在网商银行副行长赵卫星看来,银行派司的意义在于,网商银行资金本钱比阿里小贷时期依靠资产证券化获得的要低得多。“资产证券化,中间有征信机构存在,就是对资产进行评估,然后机构投资者再投。然而银行直投,已去掉了所有中介,机构投资者对网商银行已全面认可了。”
网商银行现有的资金中,50%来自基金公司和保险公司;第二大来源是银行同业,这个比例还在一直上升中,这部分资金主要用于匹配短期的存款需要,比如阿里系的“订单存款”:客户已经付款但尚未确认,在钱打进卖家账户之前,卖家需要先垫付货款的时候,网商银行以订单为基础授信,这种存款一般都期限较短,大量的存款期限都是10-15天。将来,网商银行也在请求资产证券化,首先在银行间市场做,以获得更低的资金本钱。如今,网商银行的存款年化利率比之前的有所下降,年化存款利率在7%-14%之间浮动。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更有不定期发红包活动吆^0^):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6-07-15/doc-ifxuapvs8493715.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要转变传统银行? 马云的网商银行都做了什么?》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7615.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