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
对于磁盘和文件系统来说还是比较重要的,因为所有的数据都存在于磁盘中,对于磁盘的正确分区以及文件系统的管理下面是我自己的笔记总结,还望大家多多支持。
一. 磁盘及分区管理工具
- 硬盘表示方法
例如:/dev/sdb2 /dev是用来存放所有硬件信息的目录 sd代表了SCSI接口的磁盘/USB设备(hd表示IDE接口/SATA接口的磁盘) b代表了磁盘数,表示第二块磁盘 2表示第几个分区,2为第二个分区. 主分区为1,2,3,4 逻辑分区从5开始编号,5 为第一个逻辑分区
fdisk -l #查看系统磁盘信息[root@localhost ~]# fdisk -l Disk /dev/sda: 53.7 GB, 5368709120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6527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identifier: 0x0000cefb Device Boot Start End Blocks Id System/dev/sda1 * 1 64 512000 83 LinuxPartition 1 does not end on cylinder boundary./dev/sda2 64 6528 51915776 8e Linux LVMDisk /dev/mapper/VolGroup-lv_root: 49.0 GB, 48964304896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5952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Disk /dev/mapper/VolGroup-lv_swap: 4194 MB, 4194304000 bytes255 heads, 63 sectors/track, 509 cylindersUnits = cylinders of 16065 * 512 = 8225280 bytesSector size (logical/physical): 512 bytes / 512 bytesI/O size (minimum/optimal): 512 bytes / 512 bytesDisk identifier: 0x00000000
- 规划硬盘 分区
fdisk 设备名
fdisk /dev/sda2
交互界面下重要的参数:p 列出硬盘中分区情况n 新建分区 P 主分区,E 扩展分区,L逻辑分区d 删除分区t 改变分区的类型 ext3 ----83 , SWAP------82, fat32-----b, lvm-----8el 查看分区类型代号列表w 保存退出q 退出不保存
- 重新探测磁盘分区变化:
partprobe 设备名 #parparobe /dev/sda2 partx –a 设备名 #partx -a /dev/sda1
如果没有生成设备文件,最后的方法是重新启动系统。
- 格式化:
mkfs -t 文件系统类型 分区名称
Mkfs –t ext3 /dev/sdb1 Mkfs.ext3 /dev/sdb1 mkswap 格式化交换分区(swap分区)
- 挂载:
A.手动挂载
mount -t 文件系统类型 设备名 挂载点(必须是文件夹)
mount -o loop 挂载iso镜像文件
mount -t iso9660 挂载光盘 可以不写 设备名:/dev/cdrom 或者
/dev/hdc
B.开机自动挂载:编辑/etc/fstab文件
这个文件的6个字段的含义,必需写清楚
第一列为设备号或该设备的卷标 第二列为挂载点
第三列为文件系统 第四列为文件系统参数
第五列为是否可以用demp命令备份。0:不备份,1:备份,2:备份,但比1重要性小。设置了该参数后,Linux中使用dump命令备份系统的时候就可以备份相应设置的挂载点了。
第六列为是否在系统启动的时候,用fsck检验分区。因为有些挂载点是不需要检验的,比如:虚拟内存swap、/proc等。0:不检验,1:要检验,2要检验,但比1晚检验,一般根目录设置为1,其他设置为2就可以了。
mount -a 来检查是否更改正确【如果正确会自动挂载,不正确会报错】
df -hT 查看磁盘使用情况 h易读,T显示对应文件系统的类型
- 启用或停用swap分区
swapon 分区名 启用交换分区 swapoff 分区名 停用交换分区
验证过程,先使用 free 查看系统内存使用情况 然后启用,再查看使用情况或者cat /proc/meminfo
- 补充内容:
在Linux中,挂载NTFS分区,FAT16和FAT32的,只要用mount挂载即可。NTFS需要安装NTFS支持软件。
操作步骤:Tar zxf tar包 –C /usr/srcCd /usr/src/ntfs./configure Make && make installln -s /bin/ntfs-3g /sbin/mount.ntfs #创建符号链接挂载个已有的ntfs分区,检查分区,挂载即可 Fdisk –l mount
对于磁盘以及文件系统管理也就写了这么多,以后还会慢慢更新。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更有不定期发红包活动吆^0^):
转载自:https://www.linuxidc.com/Linux/2016-06/132402.htm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Linux磁盘和文件系统管理》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7308.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