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派司让渡买卖悄悄崛起 一张纸卖2.5亿至4.8亿元

支付派司买卖悄然兴起
一张纸数亿元
北方周末记者 黄金萍
央行停发支付派司,从2015年下半年开端,支付派司让渡变成了一桩水涨船高的“壳交易”。零售、金融类企业对支付派司的需求最大,它们与其一年付几千万的手续费,还不如买一个派司本人做,本钱更低。
纯粹的第三方支付并不是一门好做的买卖,但它是衔接体系生态必不可少的一环。作为市场上最大的两个玩家,已经有成形的贸易模式。
薄薄一张打印纸,卖出2.5亿元-4.8亿元不等的价钱,这大概是当今最贵的纸了。
这张纸,是由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称央行)颁发给支付企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支付营业许可证》,又被称为“支付派司”。2011年5月-2015年3月间,央行一共发出了8批共计270张支付派司,减去因违规被撤销的3张,目前市场上还有267张。
眼下,正是羁系层对金融行业展开风险排查、整顿的非常时期。2016年5月2日,、银联等首批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的派司五年有效期已到,但央行至今没有给它们“续牌”。同时,新派司也已停息发放一年多。
结果是,从2015年下半年开端,支付派司让渡变成了一桩前所未有的好买卖。
“壳王”的新买卖
一些企业急着拿牌(照)入场,一些有支付派司的企业运营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没怎么运营,两者一拍即合。
刘庆还记得他经手的第一张支付派司成交的情景。他是上海超验投资治理有限公司的创始股东、CEO,2014年开端运营“网融智投”平台,重要做新三板、主板壳并购交易,外号“壳王”。
那是2015年底,面谈约在北京一家五星级酒店大堂。买家开着一辆劳斯莱斯到门口,挺着肚腩走进来,原本气场十足,进门后却吓了一跳。他没想到在场的有一群人,除了交易两边,其余七八个全是中间人(掮客),这些中间人一层接一层,最后经由刘庆的平台,找到了卖家。
面谈一下午后,交易成交。刘庆说,这一单拿了笔还不错的居间费,事后利益分配也合理,没出什么问题。不过从那以后,他尽量要求交易两边都是一手信息,“不能搞太多中间人了”。
有了第一张支付派司的交易经验,刘庆提价了。最初居间费是交易价钱的3%,接下来则是一口价——3000万元。同期他开出的主板壳的居间费是5000万元-6000万元,三板壳的居间费是200万元。
自从2015年年底挂出第一张支付派司让渡信息之后,刘庆在不到半年的时间里一共卖出了4张支付派司。
在刘庆看来,一些企业急着拿牌(照)入场,一些有支付派司的企业运营得不好,甚至根本就没怎么运营,两者一拍即合。“实在支付派司和壳的概念是一样的”。
相比三板壳、主板壳,支付派司更好卖。“一张派司出来,七八家在抢,多的时候十多家抢,讨价还价的很少,由于你谈来谈去就会被别人买走了。”刘庆介绍,他卖掉的4张支付派司,信息挂出来之后大多几天就卖掉了,慢的也就半个月左右。
最近这半年,刘庆明显感觉到支付派司价钱水涨船高。他介绍说,2015年,营业范围仅为收集支付的派司,一般卖1亿-2亿元,当初报价为2.5亿-3亿元;运营范围为举国,营业范围又是收集支付、预支卡的刊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全派司”的,2015年的售价为2亿-3亿元,当初则是4亿-4.8亿元。

盘活体系的基石
支付已经不仅仅是支付,而是衔接整个体系生态的最重要一环。当初企业拿支付派司,重要是两个目的:闭环和大数据,支付则是盘活体系生态的基石。
“贵,实在太贵了!”一位上市公司支付营业负责人对北方周末记者表现,一年前他们就已经完成了支付派司的技巧安全检测认证,但在打听了一圈支付派司价钱之后,他们坚定了“再等等”的决心。
2005年开端,以支付宝为首的互联网公司发力收集支付市场,开启了中国电商的繁荣。2010年,央行出台《非金融机构支付效劳治理方法》,要求非金融机构供给支付效劳,必须取得《支付营业许可证》成为支付机构,接受央行羁系。
依据该方法,非金融机构支付效劳,是指非金融机构在收付款人之间作为中介机构供给货泉资金转移效劳:收集支付、预支卡的刊行与受理、银行卡收单、央行规定的其他支付效劳。其中,收集支付又分为货泉汇兑、互联网支付、挪动德律风支付、固定德律风支付、数字电视支付等。
原本,企业满足效劳时间2年以上,持续红利2年以上,近3年未出现支付营业违规受罚等条件,经由支付营业设施的技巧安全检测认证之后,向央行提交请求,审批合格后便可拿到派司。2014年起,央行先后公开点名8家第三方支付机构挪用客户资金、超范围运营等违规事件,其中有3家因严重违规被吊销派司,分别是浙江易士、广东益民和上海畅购,它们的营业范例均为预支卡刊行与受理,上海畅购的营业范例还有互联网支付(举国)。
浙江易士的派司运营营业和范围,是在浙江省开展预支卡刊行和受理营业。一位支付派司让渡的中介人士对北方周末记者透露,2015年初浙江易士曾有意让渡这张支付派司,报价1.5亿元。但还未出手,当年8月24日,央行就取消了浙江易士的支付营业许可证。
从2015年3月26日央行发出第八批支付派司之后,已经停息一年多。于是,支付派司让渡,变成了一桩前所未有的好买卖。
实在支付派司交易流程很简单,先是宣布出售信息,包括派司信息、价钱和交易安排,中介一般会附上抹去公司名称、法定代表人、运营场所信息的支付派司图片;待找到合适的买家后,和买家签署居间协议;接着,约上交易两边面谈;签署正式协议,付首付款,转股、工商变更完成之后付余款;资产装入。
早在2012年,就经由收购网银在线(北京)科技有限公司,拿到了支付派司。在此一年前,京东停止与支付宝合作,原由于“支付宝的费率过高”。
刘庆介绍,零售、金融类企业对支付派司的需求最大,它们大多此前接入过其他第三方支付体系,由于流水量大,一年付几千万的手续费,还不如买一个派司本人做,本钱更省,也更便捷。尤其是预支卡营业,用户资金沉淀还有利息,“就像本人开个银行一样”。
当初,支付已经不仅仅是支付,而是衔接整个体系生态的最重要一环。前述上市公司支付营业负责人对北方周末记者表现,当初企业拿支付派司,重要是两个目的:闭环和大数据,支付则是盘活体系生态的基石。
作为中国第三方支付市场上最大的两个玩家,腾讯和阿里巴巴已经有成形的贸易模式。以支付宝为依托,阿里巴巴不仅发展了电商,还有蚂蚁金服这样一个涵盖了支付、理财、银行、信贷、保险等营业的金融王国。腾讯则以财付通为依托,经由微信支付、QQ钱包在挪动支付上赶超支付宝,支付、理财、征信、O2O也在迅速开花结果。
从京东开端,平安、海尔、、小米等三十多家公司陆续经由收购拿到了支付派司。2016年5月12日-27日半个月时间,就有宏磊股份、新大陆、石基信息三家上市公司宣布公告,收购持有支付派司的公司(子公司)股权。
还有更多交易在悄悄进行中。
支付这门买卖
跟着分类治理新规的实行,不少人认为支付派司价钱会有所回落。但刘庆相信,跟着互联网金融政策收缩,支付派司不会放松,价钱只会越来越贵。
尽管派司供不应求,但第三方支付并不是一门好做的买卖。
2016年5月在新三板公示的《北京首惠开桌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开让渡说明书》,揭开了小型第三方支付企业的艰难。
北京首惠开桌的主营营业为第三方支付营业相干营业,其全资子公司北京雅酷时空信息交换技巧有限公司(简称雅酷信息),持有北京市、广东省、江苏省和浙江省办理预支卡刊行与受理,在举国范围内办理互联网支付营业和挪动德律风支付营业的派司。
该公司的重要营业是刊行一种综合性的折扣储值消费卡,累计发卡量452万张,2014、2015年连续盈余5034万元、5196万元。
盈余中很大一部分来自雅酷信息。让渡说明书写道,雅酷信息本钱费用投入较大,且实现的收入规模较小,导致雅酷信息处于盈余状态,截止2015年12月31日,雅酷信息的净资产约为-3780万元,累计盈余已超过实在缴货泉资本的50%。依据《非金融机构支付效劳治理方法》第三十八条之规定,累计盈余超过实在缴货泉资本的50%,存在被责令停止办理部分或全部支付营业的风险。
要想在第三方支付行业赚钱,只有做大规模这一条路。
以挪动支付日均交易笔数超5亿的腾讯为例,腾讯支付基础平台与金融应用线(FIT)支付平台产品负责人陈起儒对北方周末记者说,第三方支付行业的贸易模式重要是收商户的手续费,差别的行业、差别的公司手续费差别,其中的数字差就是它的利润。不过腾讯的支付行为重要是C2C,腾讯要垫付大额的手续费给银行。
自2016年3月1日起,微信支付对提现功能开端收取手续费,每位用户(以身份证维度)终身享受1000元免费提现额度,超出部分按银行费率收取手续费,费率均为0.1%,每笔最少收0.1元。微信表现,对提现交易收费,不是为了红利,重要用于支付银行手续费。
3月17日,腾讯公布的《2015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公告》称,仅2016年1月单月,经由微信支付进行的C2C支付交易产生的相干银行手续费(重要为转账)超过人民币3亿元,这个数字是扣除从用户收取的相干收入后的净额。“互联网从来就是用免费撬动市场,占据市场主导地位之后再从中供给增值效劳或者是经由其它方式红利。”陈起儒说。
目前,尽管停息了派司发放,央行并未停止受理支付营业许可证的请求。可查到的最近一条受理信息是2015年12月22日,央行太原中心支行受理了山西星易通汇收集科技有限公司支付营业为互联网支付和挪动德律风支付营业的请求。
前述上市公司支付营业负责人对北方周末记者称,本人一直在和央行就支付派司问题保持沟通,他得到的最新回复是,一切在顺利进行中。他预计央行不会再新增支付派司,但同时又相信本人的请求应该会得到一个圆满的结果。
截止2016年6月9日,支付宝、财付通等27家第三方支付机构“裸奔”一个月又一周了,市场上很多人预计续牌时间应该在2016年7月之前,由于依据去年底宣布的《非银行支付机构收集支付营业治理方法》,自2016年7月1日起,所有收集支付账户将分类别治理,并对支付机构实行动态分类治理。
2016年4月中,央行向支付企业下发了《非银行支付机构分类评级治理方法》,支付机构将被划分为5类11级,实行差异化和针对性羁系。如果多次出现D、E类评级,将被停息支付营业,直至注销派司。不过,分类方法并未明确具体实行时间。
跟着分类治理新规的实行,未来第三方支付营业范围的受限,不少人认为支付派司价钱会有所回落。但刘庆相信,跟着互联网金融政策收缩,支付派司不会放松,价钱只会越来越贵。
2016年5月30日,他一口气放出了10张待出售的第三方支付派司信息,依据营业范例、营业覆盖范围差别,售价从2.6亿元-4.5亿元不等,居间费也分为3000万元、4000万元两种。
更多内容请长按二维码关注(更有不定期发红包活动吆^0^):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支付派司让渡买卖悄悄崛起 一张纸卖2.5亿至4.8亿元》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7197.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