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家发现了自然界第五种基本相互作用? 非常规的耦合
文章起源:环球科学
匈牙利核物理研究所的物理学家发现了放射性衰变中的一个异样现象,这或者意味着自然界在四大基本影响力之外还存在第五种基本彼此影响。

2015年,匈牙利物理学家在正负电子谱仪中发现了一种异样的放射性衰变,他们以为这代表着一种新的粒子,但近日,一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以为这或者代表着自然界的第五种彼此影响。
由Attila Krasznahorkay领导的匈牙利科学院核物理研究所团队于2015年在论文预印本网站arXiv上公布了这一发现,并于今年1月在《物理评论快报》(PRL)上发表了论文。但这篇论文——号称发现了一种种只比电子重34倍的玻色子,并没有得到学界的关注。
然而,一个月之前(4月25日),一组美国理论物理学家在arXiv上发布了一篇新的论文,对匈牙利团队的数据进行了再剖析,发现他们的成果并不与任何已知试验相冲突,并进一步推断他们发现的可能是第五种基本彼此影响。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物理学家冯孝仁(Jonathan Feng)说:“我们把原本艰涩难懂的数据梳理得更加清晰了。”他是这篇arXiv论文的第一作者。
4天后,冯孝仁团队的两位成员在于美国SLAC国度加速器试验室举行的研讨会上报告并讨论了这一发现。当时参会的研究者之一,托马斯·杰斐逊国度加速器试验室的Bogdan Wojtsekhowski透露,当时其他研究者虽然抱有怀疑,但都对这个想法感到激动不已。“很多参会者都正在考虑如何经由独立的方法来测验这一成果。”他说。来自欧洲和美国的团队都表示能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确认或证伪匈牙利团队的试验成果。
寻觅新的影响力
物理学理论中有四大基本彼此影响:引力、电磁力、强彼此影响和弱彼此影响,但也有很多研究者提出第五种彼此影响,只是都没有有力的证据。过去10年以来,由于粒子物理的标准模子无法说明暗物质(一种占了宇宙物质总质量的80%以上,却不可见、难以捉摸的物质)的存在,对新的基本影响的搜寻更是逐渐升温。理论物理学家提出了多种多样的奇特物质粒子和携带影响力的粒子,其中就包括“暗光子”(dark photon)。普通光子是传递电磁彼此影响的载体,而根据他们的理论,暗光子就是这种新的彼此影响的载体。
匈牙利团队的Krasznahorkay说他们就在寻觅这样的暗光子,而冯孝仁以为匈牙利团队找到的是别的东西。后者的试验是将质子打到薄薄的锂-7靶上,这会产生不稳定的铍-8核,放出正负电子对。根据标准模子,放出的正负电子对彼此之间的轨道夹角越大,其数量就越少,但该团队却发现,正负电子对数量在140°的角度处出现了一个不寻常的“突出”,在此之后才随着角度增大而减小。
“我们对这一发现很有自信。”
Krasznahorkay以为,这个“突出”有力地表明铍-8在此处分裂出了一种新的粒子,新粒子再衰变成一个正负电子对。他们经由计算表明这个新粒子的质量约为17 MeV(兆电子伏特)。
“我们对这一发现很有自信。”Krasznahorkay说。他们在过去的三年里已经重复了好几次试验,消除了所有能够想到的误差起源。如果他们所说的都是真的,那么这一“异样”的试验成果只是纯粹偶然出现的概率只有2000亿分之一。
冯孝仁则以为,这个17 MeV的例子不是所谓的“暗光子”。在剖析了“异样突出”,并与之前的试验成果相比对以后,他们以为这个粒子可能是一种“疏质子X玻色子”(protophobic X boson)。这类粒子传递了一种极短程的彼此影响,其影响距离只有原子核直径的几倍。此外,暗光子可以与电子和质子耦合,而这种新玻色子耦合的是电子和中子。冯孝仁的团队还在剖析是否有其他粒子能说明这种异样现象,但疏质子X玻色子仍然是能最为简单地说明该现象的一种可能理论。
非常规的耦合
麻省理工学院(MIT)的理论物理学家Jesse Thaler对此抱有怀疑。他说:“冯孝仁团队提出的耦合太不寻常了,如果要我来对标准模子进行补充以说明这一现象,我首先提出的肯定不会是这样的观点。”不过,他仍在关注这一提议:“或者这能成为我们对可见宇宙之外的物理学世界的最初一瞥。”
研究者很快就能验证这一17 MeV的新粒子是否确凿存在了。上文提到的杰斐逊加速器试验室就在进行一个叫做“暗光”(DarkLight)的试验,经由向氢气靶上轰击电子来寻觅质量在10到100 MeV间的暗光子。该项目的发言人,MIT的Richard Milner表示,他们会优先以17 MeV的区域为目标,在一年左右的时间内就能找到匈牙利团队所说的的粒子,或至少对它与普通物质的耦合设立严格的界限。
欧洲核子中心(CERN)大型强子对撞机(LHC)中原本用来研究夸克-反夸克衰变的LHCb试验也会寻觅该玻色子,除此之外欧洲还有两个别的的试验也会向固定靶轰击正电子:一个位于罗马附近的弗拉斯卡蒂国度试验室(预计2018年启动),别的一个位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布德克尔核物理研究所。
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的理论物理学家,同时也是SLAC研讨会组织者之一的Rouven Essig以为,这种新玻色子“出人意料的性质”会让物理学家很难确认它的存在,但他很欢迎大家来测验它。“不做别的的试验来测验这个成果就是疯了,”他说,“毕竟大自然曾给我们带来过这样那样的惊喜!”(撰文 埃德温·卡特利奇(Edwin Cartlidge);翻译 丁家琦;审校 韩晶晶)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d/i/2016-05-27/doc-ifxsqxxs7736676.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物理学家发现了自然界第五种基本相互作用? 非常规的耦合》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6768.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