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150名投资人拟组团告状聚美优品
周昀,是西雅图一家计算机软件公司的资深程序员,同时也是一个“坚定持有”的海内投资者。
说他是“坚定持有者”一点都不夸张。他始终在重仓聚美,从聚美股价20美元始终加仓到5美元。不仅如此,他还曾向他的3个友人极力推荐了聚美,认为这是始终潜力股。
不外,幸运的是,这位3位友人中,只有一位被套牢,其余两位是近期股价5-6美元的低位才进入的。
“听到聚美优品7美元私有化的消息,我震惊了。”2月22日,周昀对《国际金融报》记者表现,这个私有化是在聚美股价跌到历史最低点、按照十个交易日的平均价基础上来溢价私有化邀约的。这个价钱低于聚美优品在美股市场97%的交易时段,相当于是只有最近半个月购入聚美股票的人才可以红利,所有在聚美上市两年来,相信聚美的中长期投资者都是被套牢的。
北京时间2月17日晚间,聚美优品(NYSE:JMEI)宣告收到来自CEO陈欧、产品副总裁戴雨森,以及红杉资源构成的收购方递交的每美国存托股(ADS)7美元的价钱私有化申请。
固然这一价钱比聚美优品提出私有化前2月16日收盘价5.83美元溢价20%,但正是这极低的私有化价钱让投资者们愤怒。
现在,这些怒火中烧的投资者正在向聚美优品发难,他们已经联合起来准备到海内告状。
2月22日,《国际金融报》记者从一个关于聚美小股东维权的微信群群主张老师处获悉,参加这个维权群的投资者已经超过150人。他们准备在聚美优品的上市地美国以及注册地开曼群岛两地进行诉讼任务。
不外,对中小股东的质疑,聚美优品比拟淡定。2月22日,当《国际金融报》记者再次拨打聚美优品CEO陈欧的电话仍处于无人接听状态。其公关部人员则表现,现在能对外公布的只有私有化公告,其他不予置评,“有消息会第一时间通知”。
中小投资人抱团上诉
张老师告诉记者,参加维权微信群的投资者已经在150人以上。经粗略统计,其中,最大的盈余是300万美元,盈余达100万美元左右有的2至5人,数十万美金的则有数十人。
在这些投资人中,已有超过50个人构成了一致行动人,总的股数大约在100万股。
“现在,在美国已经和律师开始取证。”张老师说,但由于聚美优品并非在美国上市,以是只能告状其财务造假、操纵股价和误导投资人等行动,而无法告状起底价私有化行动。
同时,他们在聚美优品的注册地开曼群岛的相关告状任务也在进行。
据张老师介绍,这两个地点的告状任务,由两部分人构成,一是直接告状人,这些都是海内华人、中国在海内任务或留学的人,或者位于国内的专业投资人,其次比拟多就是授权的连署人。
“由于此前在开曼群岛告状的案例较少,以是由几位在海内的投资人和法律行业的投资人,正在协同调研开曼的告状。”张老师说。
此外,维权组织今日还在网站上发表了一篇名为《写给徐小平的一封信》(徐小平是聚美优品的天使投资人、独立董事)。
在信中,投资人表现,陈欧在聚美优品股价探底时刻选择私有化,使大部分股东都蒙受丧失,显然有失公允。但在VIE和AB股的架构下,这些小股东只能被迫交出筹码,认亏出局。但制度缺陷不应成为违背企业家精力的借口,聚美优品私有化的一纸邀约,无疑是违背自由、平等、守信的契约精力,使得所谓互联网一代的中国企业家精力荡然无存。
信中请求徐小平过问此事,由于此事还会影响中国企业的海内商誉,使其背负信任的十字架。
怒起私有化价钱
近年来,中概股私有化案例很多,但为何此次聚美优品的私有化能让投资者如此激动?归根结底还是在私有化价钱上。
此次聚美优品选择私有化的收购价远低于历史成交均价。2014年5月16日,聚美优品IPO发行价为22美元,而当年其成交均价高达25.08美元/ADS。2015年,聚美优品的全年成交均价是15.05美元/ADS。即使以2016年2月17日宣告私有化的前60个交易日,聚美优品成交均价也在7美元以上,为7.84美元/ADS。
如果从2014年5月16日上市之日到2016年2月16日提出私有化邀约这天来算,22个月的成交均价也在20.64美元/ADS。
以是,聚美优品上市以来共570个交易日,仅仅有21个交易日股价是低于管理层的7美元私有化邀约价的,而这21个交易日也正好是聚美优品管理层提出私有化邀约的前21个交易日。
对私有化,陈欧在外部邮件中进行了说明,他表现,被严峻低估是作出自由化决定的重要原因。“在现在的美股市场,我们被严峻低估了。固然每一个私有化的公司都会强调自己被市场低估了,这看起来是陈词滥调,但对聚美来说,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事实。”
“按照陈欧外部邮件的说法,聚美在美国是被严峻低估的,然而他又提出一个非常低的价钱私有化,这就等于把那些买聚美,相信聚美代价的中小投资者坑了。”周昀说。
在周昀的眼中,聚美优品是一只潜力股,是代价投资的首选。
财务数据显示,从红利能力看,聚美优品早在2012年Q2就实现红利,毛利率和净利率均不错,并且保持了连续14个季度的红利。2013和2014年的利润规模达5779万和7232万美元,2015年上半年,聚美Non-GAAP净利润3726万美元,固然2015年Q3由于外汇丧失计提和跨境电商的短期投入出现了近年来的首次盈余,然而陈欧在财报电话会议里表现,Q4将重新恢复红利,8家投行对聚美Q4利润预期约781万美元,那么,预计聚美2015年仍然能实现3318万美元的净利润。
但陈欧在此时私有化,对这些代价投资者来说,无疑是当头棒喝。
或难阻私有化步伐
令投资人无奈的是,私有化顺利完成几乎不成问题。
一方面,从投票权来看,收购方占聚美优品投票权90%以上,基本可以保证私有化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从收购金额来看,此时回购进行私有化绝对是划算的买卖。截止到2015年12月,陈欧持有聚美优品35.05%的股份、红杉资源持股28.78%、戴雨森持股为5.45%,这意味着私有化财团一共持有聚美优品69.28%的股份。
私有化财团只须要收购剩下的31.72%的股份。而徐小平、华兴资源还持有约10%的股份,若这一部分参加到私有化财团,私有化财团可能只须要再私有化剩余约28%的流通股。
聚美优品私有化的总金额是9亿美元,收购这部分股份的成本约2.52亿美元。这笔资金对聚美优品来说并不是问题。截至2015年9月30日,聚美优品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总额为21亿元(约合3.322亿美元)。
除非这些维权者告状胜利,才会改变现在的私有化进程。
上海汇业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吴冬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现,开曼群岛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力度小,更多的是维护机构投资人以及管理层,以是诉讼胜利的难度较大。
相比之下,美国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比拟健全。
不外,此前也不乏小股东在开曼群岛反对私有化胜利的案例。据张老师介绍,2014年8月,开曼法院有了历史上第一个小股东胜利反对私有化的案例,最后不但迫使私有化发起方加价17%,还要支付给上诉股东所有诉讼期间的利息。(国际金融报记者 史燕君)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6-02-22/doc-ifxprucu3116827.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超150名投资人拟组团告状聚美优品》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6015.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