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O2O名目陷盈余裁人困境 门店一直非常冷僻

  顺丰O2O名目陷盈余裁人窘境

  快递企业逆袭电商谈何容易

  ■本报记者 刘斯会

  顺丰的社区O2O落地项嘿客目自诞生之日起就备受关注,现在将近两年的时间过去了,这一名目的成效怎样呢?

  最近《证券日报》记者实地走访了位于北京市的多家顺丰嘿客发现,相比开店时的门店规划,确实有了一些改变,如某些功效的逐步减少,门店不止有虚构商品,更多了些酒水以及生鲜等“实在”的商品。从员工数量上来看,原先3名到8名的门店员工数变成了基本上3名员工,而不变的则是嘿客门店始终非常冷清,前来询问的人也很少,更别说进店在顺丰优选高低单购物了。

  而从利润情形来看,顺丰团体相干负责人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现,顺丰2014年的重要任务是开店,而2015年则是运营,不能短期来看盈余金额。从记者实地采访情形来看,运营情形似乎并没有得到较大改善,为此,嘿客店也开端了转型进级,取名为“顺丰家”。

  顺丰家增加了零售和生鲜的概念,而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仍未改变嘿客“四不像”的定位,在新营业连续盈余及同行其它几家物流企业异军突起追赶的态势下,顺丰团体未来又该怎样转型变革值得期待。

  嘿客店长自曝盈余

  有“最佩服的人”之称的顺丰老板王卫,自2014年5月份在举国各地创办名为“嘿客”的线下门店后,不管是同行还是媒体一直对其试图解决快递业“最后一公里”的社区O2O名目抱有极大的关注,不过,与关注相随同而来的还有一直的质疑声。

  现在,顺丰“嘿客”门店停业时间长达一年零八个月,成效到底怎样呢?近日,记者实地走访了在北京部分嘿客门店发现,停业时的门庭冷清依然,运营了近两年的嘿客门店仍然客流不足。

  记者在一家位于北三环的嘿客门店前看到,相比停业时,该门店在某些地方进行了一些简洁处理,如没有了“试衣间”这一配置,而以往只摆放虚构商品的门店也多了不少“实在”的商品。

  该店店长告诉记者,门店收入重要来源(超过近70%)是快递营业部分,其余则来自于在店内顺丰优选上购买生鲜类商品的营业和其它效劳营业。而实际上,嘿客大部分红利来源的快递营业,消费者能够直接电话实现免费上门取件,嘿客店快递营业的存在是节省了一定的时间本钱。

  店长表现,目前他的店一共有3名员工,店长人为底薪为4000元每月,而2名普通员工底薪则为2000元每月,人为结算为底薪加提成,想获得提成则需要消费者进店在顺丰优选高低单,依照金额来计算。实在的情形是,在进店下单购买生鲜商品与消费者自己在家下单并无差别的情形下,要想促成提成金额的增长似乎并不那么容易。

  随后记者又来到了另外一家嘿客店,情形大致相似,该店店员也坦言,进店并在顺丰优选高低单的消费者比较少,门店的重要收入还是来自快递部分,产品销售的红利比较少。

  该嘿客店长表现,其所在的门店确实一直没有红利,依照此前顺丰嘿客店的规划,嘿客是顺丰旗下网购效劳社区店,除能够提供快递物流营业、虚构购物外,还具备ATM、冷链物流、团购预售、试衣间、洗衣、家电维修等多项营业。3000多家(2015年年初的统计数据)嘿客已经在举国各地铺开,然而这一目标实现起来并没有那么顺畅 ,“实际上,现在很多‘嘿客’上述功效甚至还不为周边的居民所知,某些功效甚至一次都没被使用过”。

  一名离职的顺丰员工告诉记者称,依照不包括店面租金和员工人为,嘿客的装修本钱在20万元左右,粗略计算每个店面每个月的运营本钱约1.8万元,依照利润提取百分之八来计算,一个月的营业额要达到至少20万元才能保本,而现在的状况是,每个店的营业额只能达到3万元至4万元左右,举国3千多家门店盈余的金额就可想而知了。

  对于顺丰嘿客店的红利状况,顺丰团体相干负责人回应《证券日报》记者称,“不会单独去计算盈余金额,认为运营不能单独看亏钱的状态”。

  陷关店裁人漩涡

  与盈余相随同的就是接下来的关店裁人的消息。

  有媒体报道称,早在2015年,嘿客与顺丰优选合并,调剂营业架构时嘿客就已经进行了大幅度的裁人。与此同时,嘿客“关店”的消息也不绝于耳,有知名物流业内人士爆料称,部分顺丰嘿客店店长陆续接到关店的通知,关店的员工转岗到就近的顺丰快递点部。

  而自去年12月份开端,嘿客内蒙古地域的11家门店已经陆续全部封闭,紧接着顺丰嘿客位于天津地域的门店也公告称门店将调剂。

  据顺丰内部邮件显示,总部给出的关店理由为:商业运营思路转变,重点拓展生鲜地推,部分门店所处地域地推产品无法直接配送;整体运营业绩不佳;以及部分门店为孤城寡店形不成规模效应,不具备后期发展价值。同时通知还要求尽快处理店内库存,员工转岗至就近顺丰速运点部。

  对此,顺丰团体对媒体的回应表现,嘿客的调剂和封闭只是个别地域,2015年年底嘿客会有考核标准,属于大的战略性规划、属于企业的正常管理行为。

  能够佐证的是,顺丰方便店“顺丰嘿客”也在去年8月份时被物流大佬王卫低调封闭,官网域名“sfheike.com”现已无法访问。

  嘿客谋变

  在面对盈余、关店以及裁人的当下,顺丰嘿客开端实验转型。

  依照顺丰的规划,在华东和华南地域的100多家门店进行了转型进级,门店取名为“顺丰家”, 以生鲜自营为基点,功效相似与社区超市,顺丰优选相干负责人表现,“顺丰家在与原来顺丰嘿客合作店内展示、现场下单、常温包裹中转的基础上,能够实现生鲜包裹中转”。

  对于二者的关系,顺丰相干负责人回复记者称,“不用从本质上区隔两个店面的称号,顺丰家的命名,是追求社区形象更鲜明,品类和效劳更聚焦”。

  有业内人士表现,或者是吸取了之前举国铺开酿成的悲剧效果,嘿客此次的转型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

  据了解,相似社区超市的“顺丰家”做了一个相似“卖商品”的营业,不同于以往,顺丰家出现了更多实物商品,并且旗下电商重要有两个,一个是主打生鲜的“顺丰优选”,一个是主打商务高端礼品“顺丰尊礼会”。不过这两年“反腐”的局面,使“顺丰尊礼会”的运营业绩并没有多大亮点,相对来说“顺丰优选”的运营要好一些,凭借成熟的物流链条,和快捷的配送时效性占领了一定的上风,然而,顺丰优选仍面对非常多的竞争对手,能做到快捷送达的不止它一家,特别是在江浙沪地域,不管是申通、圆通还是韵达,顺丰的配送上风并没有多明显。

  “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一次能够通过PC端或者手机端下单就能完成的网购,完全没必要跑去嘿店实现,至于顺丰引以为豪的时效性来说,例如同样以生鲜配送为主营营业的社区O2O名目‘本来方便’打出的口号是‘一小时送达’。”上述业内人士补充到。

  结局难料

  事实上,顺丰嘿客店的失败已经不是其第一次实验,早在2011年,顺丰就开端一直实验方便店的运营模式,此前顺丰曾公开表现,将在举国规划5千家顺丰方便店,但在此前的方便店停业后,最终却以惨败收场。

  2014年5月18日,顺丰宣告518家嘿客门店在举国开张,依照顺丰嘿客在2015年年初公布的数据来看,开设门店已经达到3千多家,但一路走来却遭遇议论批评声一直,陷入关店裁人风云直至再度宣告门店进级,取名为“顺丰家”。

  而据顺丰方面回复《证券日报》记者称,顺丰家并没有取代嘿客的称号,“应该是两个称号同时用”。

  在不少物流业内人士看来,顺丰嘿客仿照美国和日本的快递加方便的模式,不太符合中国的实际情形,“没有一个清晰明确的定位,嘿店在与传统方便店、电商的竞争中都不占优。如果不及时调剂策略,或者只会在O2O浪潮中败下阵来。

  而此次顺丰嘿客转型为顺丰家,主做方便店零售抑或生鲜电商,在社区O2O研究员王利阳看来,顺丰优选重要做生鲜电商,铺线下门店是合理的,生鲜非常考验终端配送能力。现在的问题是顺丰优选的消费者有限,而顺丰门店规划太快,根本产生不了那么多订单来维持门店的盈亏平衡。“生鲜电商本身都还处于萌芽期,而且竞争也非常激烈,就算顺丰多了一个门店,也未必能吸引消费者一定选择顺丰优选。当然,反过来看,要是线下门店能提升顺丰优选的效劳能力,或者可让顺丰电商更有上风,但现在肯定不是做定论的时候”。

  面对新营业的不利及连续盈余,有离职顺丰员工表现,目前来看,整个顺丰团体最能赚钱的就是顺丰速运营业,但速运现在也面对很多新的问题,如本钱太高,利润减少,“顺丰速运这块现在面对的压力很大,面对EMS和四通一达的竞争有点力不从心了。顺丰就是靠时效和效劳起家,现在上述这几家的快递公司都迎头赶上了”。再加上新开部门的不成功浪费了大量的资金和资源,在一直质疑声和裁人风云中走进2016年的顺丰,未来又该怎样变革值得关注。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i/2016-02-01/doc-ifxnzanm3919166.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顺丰O2O名目陷盈余裁人困境 门店一直非常冷僻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5811.html
关注公众号:嗅谱网

赞赏

wechat pay微信赞赏alipay pay支付宝赞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

在线留言

你必须 登录后 才能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