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科学家研究时应用“冒充”细胞

参考消息网12月13日报道 美媒称,灵丹妙药始于对培养皿里的人体细胞执行测试。在药物研发的最重要阶段(早在人体实验乃至植物研究之前)有前途的药物会用实验室细胞执行测试来检验其毒性和药效。我们当然希望这些细胞得到正确的标记,然而事实却并非总是如此。
据美国沃卡蒂夫消息网站12月11日报道,名为“撤稿观察”的博客倡导科学研究的透明性与准确性,它写道:“如果我们告诉大家,拿人体细胞做实验的研究人员有六分之一应用了毛病的细胞系,你们会做何感想?比如,他们自以为是在研究一种药物对乳腺癌细胞的效用,但他们用的其实是膀胱细胞。”事实上,有一个完整的数据库记载贴错了标签的细胞,名单上有400多个受传染的细胞系,也就是从单细胞繁殖形成的细胞群。
报道称,有时,这是一个可以原谅的毛病(两种类似的卵巢癌细胞有好几次被搞混)。但偶尔,毛病比较令人震惊。沃卡蒂夫消息网站发现,在该数据库里,研究人员自以为在研究人体细胞而实际上是在研究植物细胞的情况约有30例。
怎么会这样呢?为“撤稿观察”撰文的国际细胞系鉴定委员会(上述数据库正是由该机构建立的)主席阿曼达·凯普斯-戴维斯说:“细胞系非常容易受到传染。细胞刚开端被拿来培养时,它们平日有一段时间内成长极慢或不成长,然后才会出现细胞系。在此期间从其余地方来的单细胞可能会比原来的培养物长得更快而没有人意识到这一特性变化。”
报道称,数据库里的最常见传染是“卵巢腺癌”,平日被称为“海拉细胞”。海拉细胞最初取自亨丽埃塔·拉克斯体内,医生从她的卵巢肿瘤提取了一份样本,这个黑人妇女于是(未经同意)成为一个不死细胞系的最初源头。那些海拉细胞的后代如今是基础科学中研究最多的人体细胞,几乎每个实验室里都有至少一定数量的海拉细胞。但常见传染物还有其余。
科学杂志终于开端关注。今年早些时候,英国《自然》周刊制定了政策,要求所有作者核实其研究中的细胞系没有被上述数据库标记。同时,科学家们逐渐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们当中很多人开端自我认证,比如对本人应用的样本执行较简单的基因检测,确保膀胱细胞不是经过伪装的肺细胞。
但与此同时,这些毛病可能会产生相当严重的连锁反应。凯普斯-戴维斯在文章中说:“所有这些数字加起来就会造成科学混乱。关于最新抗癌药物和其余治疗方法的决定依据了用标注毛病的细胞系所执行的研究。成百上千篇论文的作者在研究中应用了这些假冒细胞系,读到这些论文的其余科学家又会在他们本人的研究中应用那些细胞系。”
转载自:https://tech.sina.com.cn/d/f/2015-12-14/doc-ifxmpnqm3235195.shtml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1/6科学家研究时应用“冒充”细胞》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5318.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