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的运行级别
0 所有进程将被终止,机器将有序的停止,关机时系统处于这个运行级别
1 单用户模式。用于系统维护,只有少数进程运行,同时所有服务也不启动
2 多用户模式。和运行级别3一样,只是网络文件系统(NFS)服务没被启动
3 多用户模式。允许多用户登录系统,是系统默认的启动级别
4 留给用户自定义的运行级别
5 多用户模式,并且在系统启动后运行X-Window,给出一个图形化的登录窗口
6 所有进程被终止,系统重新启动
2.Linux网络基础配置
-
查看TCP/IP
-
配置TCP/IP
-
检查TCP/IP的配置
-
守护进程和xinetd
3.查看tcp/ip参数
Tcp/ip图解参数
1.Ifconfig ethx 查看ethx的参数
2.Ifconfig 查看所有网卡的参数
3.Ifdown ethx 关闭某块网卡
ifup ethx 开启某块网卡
4.Service network restart 重启所有网络接口
Example:
Ifconfig eth0 192.168.1.1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1.255
这种方式更改的ip地址只对本次登陆有效,重启之后不保存。
Ifconfig eth0 down = ifdown eth0 ( 关闭网卡1)
Ifconfig eth0 up = ifup eth0 (打开网卡1)
HWaddr: 网卡的MAC地址
Inet addr: Internet Addrss,主机的IP地址
Bcast: 网络的广播地址用于发送信息给同一
网络中的其它计算机
Mask: 子网掩码
MTU: 数据包的最大传输单位,以太网为1500字节
RX、TX: 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总数,及传输时数据 包出现流失或碰撞等情况的数量。
Loopback
-
使用TCP/IP协议的计算机,都会有一个IP地址,彼此之间都以IP地址确认对方的位置并传递信息。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处于单机工作状态,或要进行某些测试,但并没有另一台计算机作为接收端,此时就可利用本机同时扮演信息的发送端和接收端,这就叫做本地回路。
-
本地回路的IP地址为127.0.0.1
4.配置tcp/ip
-
#netconfig 通过界面配置IP参数
Service network restart (使其立即生效)
5.配置tcp/ip(2)
手动编辑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x
1.运行service network restart
使其立即生效.
2.以上二种更改tcp/ip参数的方式都可以永久生效。
6.测试网络
-
# ping 192.168.1.1 测试连通性
-
# ping –c 8 192.168.1.1 发送8个数据包测试
-
# traceroute www.163.com 到网易经过的路由数
-
# host www.163.com
-
# nslookup www.163.com
-
# host 202.102.134.68
-
# nslookup 202.102.134.68
7.配置DNS
[root@linux root]# vi /etc/hosts
编辑静态地址解析
[root@linux root]# vi /etc/resolv.conf
编辑动态地址解析(设置DNS地址)
[root@linux root]# vi /etc/host.conf
设置解析顺序
8.守护进程Daemon
-
Daemon是在系统后台运行而无终端或登录后和Shell结合在一起的进程
-
[root@linux root]# pstree 查看当前运行的守护进程
按照服务类型
-
系统守护进程 crond lpd
-
网络守护进程 httpd sendmail
按照启动方式
-
独立启动守护进程 httpd sendmail
-
由xinetd启动守护进程 wu-ftpd telnet pop3
9.守护进程的存放位置
独立启动的守护进程都在/etc/init.d目录下
由xinetd负责启动的守护进程都在/etc/xinetd.d目录下
10.守护进程的启动方式
Yes禁用服务,no启用服务
独立启动的守护进程:
# service [服务名称]
Service命令执行后立即生效,无需重启系统
2.被动启动的守护进程:
# service xinetd restart
由xinetd启动的守护进程,修改配置文件后必须重启
xinted服务
11.Linux运行级别的切换
-
在inittab文件中,操作initdefault将在系统初始化之后启动预设的运行级别,用户可以通过更改此项设置来改变系统的预设运行级别。
-
用户也可以在系统运行过程当中来改变系统的运行级别,方法是用init命令,后面加上要切换到的运行级别。
12.编辑/etc/inittab文件切换单用户模式
在安装系统时,若选择文字模式登录系统,则此处的默认值为”3″。若选择直接启动窗口系统模式,则选择默认值为”5″,改成”1″会进入单用户模式
13.Linux运行级别切换命令
-
[root@linux root]#init 3 进入字符界面模式
-
[root@linux root]#init 5 进入图形界面模式
-
[root@linux root]#init 6 或reboot 重启Linux系统
-
-
[root@linux root]#init 0 或shutdown,halt 关机
14.Linux的关闭和重新启动
-
shutdown命令
-
halt命令
-
reboot命令
-
init命令
15.登录/退出、关机、远程登录
-
Linux是一个可供多人使用的系统,每个人必须用自己的账号登录系统,而在不用的时候需要退出系统。系统管理员必须掌握如何关闭或重新启动系统
16.登录系统时信息说明
-
Red Hat Linux release 9.0 (shrike)
-
Kernel 2.4.20-8 on an i686 为操作系统内核版本号
-
linux login: root linux是主机名,root是登录用户的账号
-
Passwd: 用户账号密码,为了安全,所输入密码并不全显示
-
Last login:Fri Dec 7 14:18:43 on tty1 该用户账号上次登录的时间及位置
-
[root@linux root]# “#”提示符为当前登录用户是系统管理者
-
“$”提示符为一般用户
-
-
当前用户所在的目录
-
主机名
登录的用户名
17.退出系统的logout命令
login和logout是相对的命令,login命令是登录系统,logout命令则是退出系统。用户只要直接下达logout命令即可退出系统
注意!退出系统之后,不要立刻关机。Linux是一个多用户的操作系统,退出系统只是结束自己的工作
18.关机或重新启动的shutdown命令
-
shutdown命令可以关闭所有程序,并根据用户的需要重新启动或关机。
-
shutdown 命令如下:
-
Shutdown [-arkhncfF] [-t secs] time [warning message]
-
例如: shutdown –h 3 (三分钟以后关机)
-
shutdown –r 3 (三分钟以后重启)
19.shutdown命令选项
-t sec 等待sec秒后再通知init关闭系统
-k 并不真的关闭系统,只是给每个用户发送警告信息
-r 关闭之后重新启动系统
-h 关闭之后停滞系统
-f 重新启动系统后不用fsck检查磁盘
-F 重新启动系统后强制用fsck检查磁盘
Time 设置关闭系统的时刻,后面加上时间,格式是hh: mm
Warning-message 发给用户的警告信息
20.shutdown命令应用
-
[root@linux root]#shutdown –h +5 “sysetm will be down in 5 minutes,please save your work.”
-
该命令警告所有用户系统将在5分钟后关闭。引导中的警告信息将显示在所有已登录的终端上。
-
[root@linux root]# shutdown -h now 要求系统立即关机
-
注意:shutdown不一定要在本机执行,以telnet登录远程机器时,同样可以执 行shutdown –h now命令
-
要在Linux下重新启动,还可直接按下Ctrl+Alt+Del键。如果不希望任何人都能利用该组合键随意重新启动计算机,可以文本编辑器打开/etc/inittab文件:
-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请在此行之前加上”#”
-
保存文件后再重新启动计算机,以后就无法用Ctrl+Alt+Del键重启了。
21.Linux的启动过程
Red Hat Linux在启动过程中首先加载Linux内核,在内存中执行内核操作,检查硬件,挂载根文件系统,然后启动init进程。init进程就会根据inittab文件中的设置来使系统进入预设的运行级别,读取相关配置文件和脚本程序,最后启用相关服务,完成整个系统的启动。
22.Linux常见问题
-
最基本的安全问题
-
远程登录
-
root口令丢失的解决方法
-
删除Linux操作系统
23.最基本的安全问题
-
如果机箱有锁,应该上锁,并保证钥匙与机箱分离放置;
-
若机箱没有锁,如果必要,当正常运行后断开电源按钮和复位按钮的连接线;
-
禁止三键热启功能,修改/etc/inittab,将此行注释掉;
-
禁止BIOS中的软驱启动功能,并设置BIOS开机密码;
-
禁止公开root密码,若有多个系统管理员则应该避免root密码的扩散;
-
必须准备引导软盘以防硬盘无法启动时使用。
24.远程登录
-
远程登录的两种方式:
Telnet和SSH
-
在Windows环境下使用putty登录远程Linux系统
25.远程登录Telnet
26.远程登录的Telnet命令
-
telnet命令可以让用户登录远程主机
-
[root@linux root]# telnet 192.168.1.10
-
login: pp 输入账号
-
Password: 输入该账号的密码
telnet远程登陆过程中,数据传输是明文传输,没有经过加密处理,安全性不高,因此登陆时不能以root身份登陆
27.远程登录的ssh命令
-
ssh命令可以让用户登录远程主机
-
[root@linux root]# ssh 192.168.1.8
ssh远程登陆的过程中,数据的传输都经过了加密处理,因此更安全。可以使用root登陆。
28.root口令丢失的解决办法
-
如果root的密码丢失了,则可以进入单用户模式(Single User Mode)重新配置root的密码。在启动显示LILO画面时按Crtl+X键,切换到文字模式的LILO画面,并输入以下参数:
-
boot:linux single 此参数表示系统进入单用户模式
-
sh-2.05# 进入系统后显示的字符串
-
注意:在单用户模式下,无法进入X Window图形模式
-
为了防止其他用户进入单用户模式更改root的密码,可以在/etc/lilo.conf文件里加入登陆密码限制:
-
restricted
-
password=”xxxxxx”
29.删除Linux操作系统
-
首先要修改MBR,删除LILO。
-
在DOS或Windows下用fdisk命令加上/mbr参数来完成 。C:\>fdisk /mbr
-
-
重新格式化ext3分区为FAT32分区或NTFS分区。
声明: 除非转自他站(如有侵权,请联系处理)外,本文采用 BY-NC-SA 协议进行授权 | 嗅谱网
转载请注明:转自《Linux的运行级别》
本文地址:http://www.xiupu.net/archives-411.html
关注公众号:
微信赞赏
支付宝赞赏